(6分)九年级某班的同学小梅和小华,品学兼优,是同学们心目中的榜样。班级小记者采访,并问起他们成功原因。他们说:运用合作与竞争的相关知识回答:(1)他俩的对话体

(6分)九年级某班的同学小梅和小华,品学兼优,是同学们心目中的榜样。班级小记者采访,并问起他们成功原因。他们说:运用合作与竞争的相关知识回答:(1)他俩的对话体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6分)九年级某班的同学小梅和小华,品学兼优,是同学们心目中的榜样。班级小记者采访,并问起他们成功原因。他们说:

运用合作与竞争的相关知识回答:
(1)他俩的对话体现了书本哪些观点?(2分)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与他人合作?(4分)
答案
(1)合作与竞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我们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竞争能促使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竞争中要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竞争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竞争中要相互帮助、交流信息,相互鼓励和支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竞争中应克服自私心理,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言之成理即可)
(2)合理分工、科学计划;有效指挥、相互配合;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相互沟通、真诚合作;公平公正、合作共享;树立强烈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而且要学会合作的方法,培养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质。如:小组合作中与他人相互配合、真诚沟通解决学习上的难题。
解析

试题分析:(1)这类题目的形式一定是给出相关的情景材料,且一般包含着多层意思,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从逻辑思维形式讲,此类题属于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式主观题。解答此类题须先将材料分成若干层意思,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疏理——作答。设问是回答他俩的对话体现了书本哪些观点,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如何竞争等知识点来展开。(2)“如何做”型简答题是需要解释为什么、怎么办。所以其答题要求先摆出相关的理论依据,然后结合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或措施。本题从合作与竞争的相关知识的角度,我们需要展开知识点,从合理分工、有效指挥、承担责任和义务、相互沟通、公平公正、合作意识等去说明。
举一反三
(8分) 2013年10月1日起颁布实施《旅游法》,网友们广泛关注,其中“不得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规定着实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希望该法能规范旅游行业秩序,遏制行业过度竞争,促使游客乃至公民对自己的素质和行为进行讨论和反思。
(1)讨论中有网友认为,行业竞争肯定能促进旅游业发展,所以不该遏制,而应该增强游客的法治观念。请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评析。(6分)
(2)“我站在桥上看风景,别人看到的风景中有我!”你认为中学生怎样才能成为大家眼中一道美丽的风景?(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4月7日,******在海南国际会议中指出,中国将加快同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积极探讨搭建地区性融资平台,促进区域内经济融合。结合材料回答下题。
小题1:国家之间之所以需要加强经济合作,是因为
①合作可以互惠互利,共享成果②合作有利于扬长避短,促进各国更快、更好地发展自己
③合作能促进地区间各国协调发展④合作需要公平,公平是良好合作的前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2: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需要合作双方
①相互沟通,妥善解决合作中不愉快的事情②尽可能地让对方承担更多的责任
③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平均地分享合作成果④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坚持双赢共赢
A.①②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1月,某软件公司诱导网民安装其软件,通过不兼容等方式阻止网民安装其它同类软件产品,其行为构成了不正当竞争,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告诉中学生(    )
A.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B.要不择手段打败竞争对手
C.要遵守合作规则,不得相互竞争D.竞争不合作,合作不竞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临近半期考试了,小强决心努力超过小明。当小明向小强借阅他的学习笔记,小强很乐意地借给了小明。小强这样做是因为他懂得,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 )
A.合作比竞争重要B.合作中有竞争,竞争需要合作
C.竞争比合作重要D.合作影响竞争,竞争不必合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人无论富有还是贫穷,年长还是年幼,尊贵还是平凡,都需要朋友。人在孩提时就会寻找同龄的伙伴。
材料二 友谊对人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友谊,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和音。在没有友谊和仁爱的人群中生活,那种苦闷正犹如一句拉西谚语所说:“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人们的面目淡如一张图案,人们的语言则不过是一片噪音。”
材料三 古人说:朋友就是人的第二个“我”。但这句话的分量还不够,因为朋友并不仅是另一个“我”。
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友谊的理解和看法。(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