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注】3月,有传言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的一个网点将要***,引起了近千群众恐慌挤兑现金。经查实这又是一个谣言,银行方面立即对群众进行宣传解释称“储户存款受

【社会关注】3月,有传言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的一个网点将要***,引起了近千群众恐慌挤兑现金。经查实这又是一个谣言,银行方面立即对群众进行宣传解释称“储户存款受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社会关注】3月,有传言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的一个网点将要***,引起了近千群众恐慌挤兑现金。经查实这又是一个谣言,银行方面立即对群众进行宣传解释称“储户存款受法律保护”,但此举并未快速缓解挤兑的情况。
据悉,该网点所在的盐东镇近年来发展了数十家担保公司,时有发生担保公司老板跑路的现象,当地居民对银行问题颇为敏感。24日中午前后,一则“射阳农商银行将要***”的谣言在民间流传,民众一传十,十传百,因而引发挤兑风潮。
【编辑点评】又是一起谣言惹的祸,轻信了谣言的居民或许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存在盲目的从众心理。但这真不能全怪他们,一些不正规的金融机构和不完善的金融政策,导致谣言有煽动人群的力量,目前造谣者已被抓获。
(1)请你运用法律方面的知识评析材料中的造谣行为。(5分)
(2)根据材料分析造谣者能得逞的原因。(3分)
(3)结合材料请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角度谈谈怎样才能让谣言无处藏身?(7分)
【观点碰撞】(4)有人说:“言论是自由的,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否则,就不自由了。”还有人说:“真正的自由和权利是受到限制的,没有绝对的自由。”请问:你赞同哪个观点,说说理由。(5分)
答案

(1)材料中的造谣行为是违法行为(1分);扰乱了社会秩序、损害了别人的合法权益、干扰了银行的正常的工作、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等(2分);对此应进行打击和制裁,让违法分子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
(2)居民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1分)盲目的从众心理(1分)存在一些不正规的金融机构和不完善的金融政策(1分)
(3)国家:多建立一些正规的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方面的政策;运用法律武器对造谣者进行严惩;加强诚信建设等(3分)
社会:营造讲诚信的社会风气;全社会应该凝聚共识,弘扬正气,形成弘扬正善美、抵制假恶丑的社会风气等(1分)
个人: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轻易相信身边的担保公司;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不轻易信谣;与身边造谣的不良行为作斗争等(3分。一点1分,任写三点即可)
(4)赞同后一个观点(1分)。因为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2分)任何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都必须要履行应尽的义务(1分),即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评析造谣的行为要用道德和法律的标准,先回答是违反法律还是道德,有何危害,正确的态度是什么,即:造谣是违法行为,它具有危害性,会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此应严厉打击,违法分子应受法律制裁。
(2)居民缺乏法律知识,存在盲目的从众心理,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正规的金融机构和不完善的金融政策,造谣者能够得逞与居民缺乏法律知识,相信谣言、国家存在不完善的金融政策和不正规的金融企业分不开,因此找准角度,从居民、政策、金融企业三方面阐述。
(3)国家需要完善金融政策,建立一些金融机构,严厉打击造谣者,社会营造讲诚信的良好氛围,个人要增强辨别是非能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不信谣,不传谣,作答时分角度来阐述,从国家应完善相关立法,加大打击力度,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公民明辨是非等知识点展开。(4)第一种说法是错误的,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因此自由是相对的;第二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真正的自由和权利受法律的约束,而且享有权利时也要履行应尽的义务,因为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回答时先选择正确的说法即第二种说法,理由根据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等知识点展开。
举一反三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呼唤着正义。下列属于正义基本要求的有
①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             ②勇敢地制止不良社会现象
③正义就是绝对的公平             ④匡扶正义是有良知的体现
A.①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正义感、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下列名言、诗句中,不能体现这种优良品德的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维护正义是每个公民的道德义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明发现几个流氓正在殴打卖苹果的老汉。此时,
(1) 如果小明明哲保身,在一旁看热闹,这种做法对吗?请说明理由。(3分)
(2) 如果小明想维护正义,请你写出两种正确的做法?(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行为中,属于正直的行为的是
A.陈某向老师举报在考试中作弊的小林
B.杨某把考试作弊作为获取高分的捷径
C.宋某对毁坏校园花草的行为视而不见
D.李某经常向低年级学生索取“保护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