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

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这启示我们
①要增强法律意识,不做违法之事        ②诽谤他人的信息要控制转发次数
③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保护          ④违法犯罪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法律的作用:①法律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力,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力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给予制裁。 ②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纠纷或矛盾的作用。③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②说法错误,诽谤他人的信息是违法行为,是坚决不能做的。所以答案选C。
举一反三
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干部如果违法犯罪同样要受到法律的严惩。这告诉我们
①公民在法律而前一律平等             ②法律对党员干部有着特别的约束力
③法律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            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道德可以深入人们心灵,更深刻地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B.社会舆论具有最强的约束力
C.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
D.完善的法律能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改变人们的行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三鹿奶粉事件到染色馒头、塑化剂事件,还有广为人知的地沟油。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刺痛着人们的神经。
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加重了对食品安全犯罪刑罚的量刑。规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13年10月9日,涉案金额达6000万元,涉及117家大中型食用油、食品加工企业以及个人粮油店的特大地沟油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主犯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法修正案,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1分)
答:
(2)谈谈新刑法为什么要加重对食品安全犯罪的量刑?(6分)
答:
(3)从国家和公民两个角度,说明如何有效制止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4分)
答:
(4)从社会危害程度来看,制售地沟油主犯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判别的依据是什么?(3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厌学→逃学→辍学→流失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犯罪”,几乎是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行为轨迹。这启示我们    (   )
①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②大错不要犯,犯点小错无所谓
③要增强法制观念,重视品德修养
④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所以要防微杜渐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的主题是“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此主题提醒我们 (   )
A.我国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恶劣
B.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C.未成年人要健康成长主要靠环境保护
D.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社会各界的责任与青少年自身无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