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老人摔倒了,扶还是不扶?近日,一篇题为《老翁摔倒在地,无人敢扶》的帖子在各大网站风传,激起网民的激烈讨论,短短四天时间,跟帖者超过两万。有网友表示,怕被
题型:0110 期中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老人摔倒了,扶还是不扶?近日,一篇题为《老翁摔倒在地,无人敢扶》的帖子在各大网站风传,激起网民的激烈讨论,短短四天时间,跟帖者超过两万。有网友表示,怕被家属诬陷成肇事者,不敢扶。也有网友表示,渴望人际关系回归真诚。 材料二:“彭宇事件”回顾:2006年11月20日上午,南京市民徐寿兰老太太在某公交车站等车,据其称被正在下车的市民彭宇撞倒,而彭宇则称下车时见老人摔倒,所以扶至旁边,并且在其亲属到来以后一起送该老人到医院,还垫付了200元医药费。2007年1月4日,徐老太将彭宇告上了法庭,9月3日,判决的结果是彭宇应赔偿40%损失费计45876.36元。此案中法律与道德的讨论一度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见义勇为”、“出手相助”曾一度被人们所质疑。欢迎大家发表对此事件的看法。 (1)有人说:道德是没有约束力的,看来只有法律才是衡量人们行为规范的唯一标准。你同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倒地无人敢扶”这一社会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甚至在2010年两会期间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请你就解决这一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题目中的观点是不正确的。道德与法律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法律与道德二者谁也离不开谁,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 道德约束人们最基本的行为,几乎涉及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切行为,违法道德的言行思想都会受到舆论的批评,促使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在是非、善恶等方面做出选择和判断,其调整的范围更为广泛。即使法律制定得再多,也无法详尽地规范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而道德深入人们的心灵,以特定的方式再更广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言行。 法律的强制力一方面表现在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和制裁,使人们明确而具体地认识到什么是法律所提倡的,什么是法律所禁止的;另一方面又对先进行为、公民予以表彰和奖励,使正义得以伸张,正气得以弘扬,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 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也有助于人们自觉地遵纪守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勇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 (2)只要建议体现“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的主旋律,有助于消除人们对“老人倒地不敢扶”的偏见,且有可操作性,即可酌情给分。本项采意要倾向于鼓励创新。 |
举一反三
下边的示意图主要表明了法律与道德__________的区别。 |
[ ] |
|
A、表现形式 B、调整的范围 C、实现方式 D、规定内容 |
对于道德与法律关系,下边的图示表示是 |
[ ] |
|
A.道德规范强于法律 B.道德作用要大于法律 C.道德的强制力要大于法律 D.道德调整的范围要大于法律 |
下边的示意图主要表明了法律与道德在___________上的区别。 |
[ ] |
|
A、表现形式 B、调整的对象和范围 C、实现方式 D、规定内容 |
“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则是隐藏的法律”这句话说明法律和道德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法律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是法律的保障。 |
[ ] |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一古训告诉我们 |
[ ] |
①人类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必要的、积极的、有益的约束 ②做任何事情都必须知道并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约束 ③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约束,人类高质量的生存更离不开约束 ④人类生活有着不同的约束,生活中才没有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