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是中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月球车),也是阿波罗计划结束后重返

材料一: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是中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月球车),也是阿波罗计划结束后重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是中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月球车),也是阿波罗计划结束后重返月球的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是探月工程二期(落)的关键任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新看点:第一,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第二,首次在地外天体巡视探测。第三,首次对月面探测器的遥操作。第四,首次研制我国大型深空站。第五,首次在月面开展多种形式的探测。第六,首次研制建设高水平特种试验设施。
(1)两个 “第一个”和六个“首次”。“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力量源自于什么?(6分)
材料二:2014年3月26日上午,荣乌高速东营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由于雾霾天能见度低,次生事故相继发生,最终导致49辆车连环相撞。网友亦心发帖说:“3月26日,东营大雾天气,能见度不足一百米,楼主一不小心连闯四个红灯,这样的天气不知道交警叔叔会不会罚钱,无辜呀。”
(2)雾霾天气已严重影响我市市民的正常生活。请为我市治霾提几点合理化建议。(6分)
答案
(1)①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综合国力显著增强④我国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⑤科研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⑥全国各族人民发扬了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
(2)政府: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依法保护和治理环境;注重科技创新,为保护环境提供科技支撑。
企业: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自身环保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完善环保设施,节能减排;积极研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品牌等。
公民: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同破环环境的违法行为做斗争等。
解析

试题分析:(1)嫦娥三号创造了两个“第一个”和六个“首次”的记录,探究“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力量源自于什么,就是要回答嫦娥三号为什么能取得上述成就,探究原因,是因为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科研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国各族人民发扬了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
(2)雾霾天气是环境问题,为我市治霾提几点合理化建议,就是怎样保护环境,谈一下做法,而保护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因此需要政府落实大政方针、坚持依法治理;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创新和环保意识;公民个人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同破环环境的违法行为做斗争等
举一反三
2012年 5月5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 (    )
①说明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建设应服从于资源、环境保护 ②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③说明了我国将把环保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强调了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生态文明·绿色生活(12分)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材料二:近年来,全国多地出现长时间、大范围雾霾天气,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材料三:为推介某省良好的旅游资源和生态优势,该省推出了“空气游、生态游”的活动;另据有关部门统计,2011—2014年,某市空气质量连续四年在该省九地市中名列第一。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教材链接】我国需要选择怎样的科学发展道路,才能走出雾霾天气?(2分)
(2)【理论研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应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8分)
(3)【一展身手】请就某市“空气游、生态游”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也是我国兼顾经济发展,资源短缺和全球气候变化三重挑战的必然选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积极倡导低碳生活。以下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全国政协委员濮存昕骑自行车报到
B.短时间不用电脑,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
C.乘私家车上、下学
D.在自家花园里种些花草,并精心照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4年初,网上盛传的《沁园春·霾》形象地描述了我国的环境之殇:“祖国风光,千里雾封,万里霾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面临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   
②空气污染将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
③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既有“天灾”也有“人祸”
④淘汰落后的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是必然选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探究实践(共14分)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枣庄提速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我市某中学九年级(1)班以“关注家乡发展,助力振兴梦圆”为主题,结合张术平市长在枣庄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完成下列内容。
摘录一:枣庄是素有“煤城”之称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偏重、质量效益偏低、新兴产业支撑不足等原因,发展相对缓慢。必须把稳增长促转调作为首要任务,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速城市转型振兴,实现有质效、可持续的稳定增长。
【我思考】调整结构,实现有质效、可持续的稳定增长,符合哪些发展理念?(2分)
摘录二:改革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最大动力。面对制约我市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必须把抓改革解难题作为关键环节,以新的理念谋划工作,勇于担当,不回避、不犹豫、不退缩,果断决策,精准发力,持之以恒打好改革组合拳。
【我分析】谈谈为什么要用改革来解决制约我市发展的深层次难题?(4分)
摘录三: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们必须把守底线惠民生作为最大责任,把增进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用心办好百件惠民实事,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我感悟】党和政府把守底线惠民生作为最大责任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
摘录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枣庄这座老工业基地踏上了奋起赶超、重塑辉煌的新征程。挑战和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们必须更加准确地把握机遇,更加自觉地担起历史重任,积极进取,务实作为,用实干托起枣庄人民的振兴梦。
【我践行】作为枣庄的小主人,你打算怎样以实干精神托起家乡的振兴梦?(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