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①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②加快科学基础创新和跨越,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请在①和②中任选其一,说说你对它的认识。我选择______。(只填

“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①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②加快科学基础创新和跨越,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请在①和②中任选其一,说说你对它的认识。我选择______。(只填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①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②加快科学基础创新和跨越,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请在①和②中任选其一,说说你对它的认识。
我选择______。(只填序号)
我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①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国情。
②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③资源问题说到底也是发展问题。
④面对资源的国情,国家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B.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①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②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我国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只有尊重创造(创新)、知识、人才、劳动,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才会充分涌流;只有加快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才能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答出上述观点中的任意一点即可,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④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举一反三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每个公民的一举一动:又像一股清风,净化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这股清风吹进了金山中学的校园。该校围绕“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请你也参与其中。
话题一:扬民族之魂
(1)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载人航天精神光耀神州、刻骨铭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抗战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2005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问世,尽显中华文化风采;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光大了儒家文化的精华;中国文化节在美国举行,促进了中关文化的交流。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请你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话题二:拒辱国之行
(2)阅读下边的短文,请你对文中“个别中国留学生”的行为发表评论。
        我是一名刚从英国回国的留学生,在英国购买手机的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留学生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祖国的形象。
        在英国,多数人并不直接购买手机,而是与手机公司签订一种合同。一年之内,用户每月缴纳二三十英镑,手机公司则每月为用户提供1000分钟左右的免费通话时间;一年之后,手机归用户所有。
        这项业务是不需要押金的,但中国留学生申请时却要交纳。原因何在?前些年,个别中国留学生在毕业之前去手机公司签几部手机,然后就关掉在英国的账户回国了。这给手机公司造成不小的损失,也换来了手机公司给予中国后来留学生的“特殊政策”―――交相当于一部手机售价的押金。
        交押金尚且容易,想取回押金则要费一番周折了。根据手机公司的规定,要在一年之后凭交费证明等相关材料才能取回押金。不少留学生在英国总共只有短短一年,有时马上要回国了还取不回押金。原本一项方便用户的业务,遇到中国人时却变得如此复杂!
        身在异国他乡,才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黄皮肤黑头发、会写方块字的中国人。当外国人误解中国人时,留学生或用并不流利的英文与其争辩、解释,或默默在内心愤愤不平。这是热爱祖国的表现,但仅如此并不够。走出国门,留学生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还包括整个中国青年这一群体。捍卫伟大祖国的尊严,展现中华儿女的风貌,贵在自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话题三:做爱国之事  
(3)①算一算:(将结果填写在横线上即可)
目前,我国白炽灯的年使用量约为30亿只,而节能灯在国内的年销售量只有约3.56亿只.因此推广使用节能灯还有巨大的空间。功率为11W的节能灯代替60W的白炽灯。不仅减少耗电80%,亮度还能提高20%~30%,如果以每只节能灯平均每天使用4小时计算。每只节能灯每年可节电71.54度。请你算一算,如果推广使用12亿只这样的节能灯,我国一年可节电为:71.54度/只×12亿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亿度。
②比一比:
三峡电站年发电量为850亿度左右。这与上面计算后的结果对比,你的体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悟一悟:
为什么说在当今中国,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也是爱国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西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耗水量比较 (单位:立方米)
材料二:苏州一家资源循环利用公司每月能从电子垃圾中提取10公斤黄金。
回答1-2题:
1、材料一从一个侧面说明 [     ]
A、我国是资源小国       
B、我国水资源短缺     
C、我国资源利用率不高 2、材料二说明,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 [     ]
A、增强资源意识         
B、依靠科技创新         
C、控制生产规模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治理环境污染必须以“治”为主。 [     ]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我国部分资源消耗和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情况表(2004年数据)
材料二:胡锦涛在2006年度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材料一说明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主创新重在科技创新。请指出科技创新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自己的消费行为,谈谈我们青少年能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实质作了精辟的概括。他说:中国的和平崛起所做的只是“中国梦”,而绝不是别的什么梦。比如在能源消耗上,我们就做不起“美国梦”;在增强综合国力上,我们也不想做“(前)苏联梦”。
下列漫画分别诠释了这三个“梦”:


请回答:
(1)在能源消耗上,我们为什么做不起“美国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增强综合国力上,我们为什么不想做“(前)苏联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当代,影响世界共同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