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1小时接力”的新闻事件,引发了宏宏和同学们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探究,请你一起参与。?2011年3月26日20点30分到21 点30分,一年一度的“地球1小

“地球1小时接力”的新闻事件,引发了宏宏和同学们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探究,请你一起参与。?2011年3月26日20点30分到21 点30分,一年一度的“地球1小

题型:福建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地球1小时接力”的新闻事件,引发了宏宏和同学们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2011年3月26日20点30分到21 点30分,一年一度的“地球1小时”活动上演。全球上千个著名景观和地标性建筑熄灯一小时。一盏盏灯熄灭了,更多的希望却被点亮……
(1)【点评】运用本学年度《时事》的有关内容,说明“地球1小时”活动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熄灯一小时,对于节约能源、减少发电只是杯水车薪, 可是它用10亿人参加的大型行为艺术,让人们在“黑暗”中沉思……
(2)【解读】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1小时”让疲惫的地球母亲终于安睡了一小时。然而,地球母亲仅喘息一小时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有两小时、三小时……
(3)【践行】请以“为地球母亲减负”为主题,设计一个活动方案。
要求:①设计的活动不能与背景材料的活动相同;
②写出活动的内容和目的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它是一种象征意义,是一种环保行动的力量。“地球1小时”是在输出一种环保的理念,它的意义并不仅在于关灯开灯,让人感受“美丽的黑暗”或“烛光的温馨”,更是在引起每一个地球人对环保的思考和重视,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能源危机意识,把环保节能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2)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善待大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美化大自然,让大自然美丽永存。还需要运用法律手段,依法保护大自然。
(3)示例:
活动标题:“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活动内容:号召人们在公共场合用餐,使用可循环使用的消毒餐筷,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活动目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资源意识,保护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
举一反三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正在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因此,我国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践行低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争当“低碳经济先锋”的道路上,我市的各个区县市也不甘落后。武陵区鼓励农民使用节能环保产品,从节电、节气、节水、回收等多方面入手,在广大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引入“低碳”概念,如在养猪场推广生物发酵垫技术、鼓励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在田间地头修建回收围栏等。石门县以“传承五四精神,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在今年5月6日开展了石门青年节能减排行动暨青年环保志愿者组织启动活动,全县机关、城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团组织的近300名团员参加。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践行“低碳生活”?(至少写出4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溱与洧,方涣涣兮……”《诗经》中记录了溱(zhēn)水和洧(wěi)水曾经的清澈与美丽。经考证,溱水和洧水最终在我省某市西南交汇,现称为双泊(jì)河。而上述曾被“诗经”誉为最美的河,如今却泛起层层白沫,发出难闻的味道。不仅仅如此,事实上,河南近六成的地表水已成为毫无用处的劣v类“废水”……这告诉我们    [     ]
A.我国水资源已经完全枯划
B.人与自然之间应和谐相处
C.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D.实施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题型:河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去冬今春,我国西南五省市遭受了60年一遇罕见的严重旱灾。仅云南一省近3000多万亩秋冬播农作物受灾,全省夏粮将因灾减产一半以上,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西南大旱警示我们[     ]
①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②要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 
③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保护资源,节能降耗迫在眉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09年11月3日,《湛江日报》报道,在省委省政府粤西(湛江市)现场会和粤西工作会议上,广东对湛江的定位,除了粤西地区的中心城市、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还首次出现了“生态型海湾城市”字眼,对湛江在引进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对湛江近年来实施工业立市、港口兴市的同时坚持“生态建市”战略的肯定和回应。日前,市委书记陈耀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湛江将积极做好生态型海湾城市的建设,围绕海岛、海湾,撇开组团式海湾城市的框架,努力建设生态的美丽的海湾城市,“使湛江成为既有强大经济实力、环境又很优美的城市”。
材料二:2008年,南方最大的钢铁厂正式落户湛江,2009年,全国最大的合资项目中科炼化选址东海岛。两大被称为“巨无霸”的大工程共投资超千亿,它们将成为湛江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引擎,成为湛江经济腾飞的助推器。与此同时,不少的湛江市民也对两大项目的进驻是否会影响生态型海湾城市的建设表示担忧。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引进两大“巨无霸”项目与建设生态型海湾城市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同学们就如何把我市建设成生态型海湾城市出谋献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能为建设生态型海湾城市作出哪些方面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胡锦涛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重要讲话。
材料二: 2009年12月5-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材料三:2009年12 月7-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温家宝总理在会上作了《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讲话。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什么国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党和政府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能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些什么?(从不同角度 提出三点以上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