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利比亚,是中东石油运往西欧、美国的必经之地。利比亚是非洲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一半以上的石油未经开采。材料二 2011年3月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利比亚,是中东石油运往西欧、美国的必经之地。利比亚是非洲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一半以上的石油未经开采。材料二 2011年3月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利比亚,是中东石油运往西欧、美国的必经之地。利比亚是非洲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一半以上的石油未经开采。
材料二 2011年3月19日,法、英、美等多国部队空袭利比亚,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利比亚国内局势进一步恶化。中、俄等国一致呼吁和平解决利比亚问题。
材料三 2011年3月5日,利比亚最后一批中国公民归国。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撤侨工作,利用各种方式各种途径,共撤出侨民35860人。也力所能及地帮助其他12个国家多达2100人撤出利比亚。
(1)结合材料一,概括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军事干预利比亚的最终目的。(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国应该怎么做?(4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撤侨工作说明了什么?(2分)
答案
(1)争夺和控制世界战略要地和资源重地(2分)(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2分)①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②加强国际合作,反对战争,维护和平;③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④团结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共同应对和平与安全问题。(任答2点即得4分)(3)体现了我国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说明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任答一点即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把握住利比亚的战略地位--是中东石油运往西欧、美国的必经之地。资源的储备---是非洲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一半以上的石油未经开采。围绕这两点答案就明朗了。
(2)第一小问考查内容属于教材基础知识,也是重点内容,学生在把握题意的前提下,在牢固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容易作答。第二小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从当前国际社会全世界人民的愿望角度思考。
(3)本题解答中必须注意知识点的链接。紧扣关键词“中国政府”“ 撤侨工作”,故可联系到我国政府执的理念。同时考虑这一做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故可联系到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等知识。
点评:本题的背景材料较为典型且具有一定的时代感,以时事政治入题,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全球观念,积极维护世界和平。运用所学知识点分析社会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题侧重考查教材基础知识,有利于引导学生夯实基础。
举一反三
首尾分离三百载、隔海相望六十年的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富春山居图》,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于2011年6月1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这一展出(   )。
①有利于推动两岸的文化交流     ②说明文化交流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③得益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④表达了中华儿女实现两岸统一的共同心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1月底,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日本拟对钓鱼岛附属岛礁命名一事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任何单方面举措都是非法和无效的。这表明我国(   )。
A.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B.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D.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A.机遇与挑战B.战争与和平C.多极化与共同发展D.和平与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九二共识”至今,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两岸交流“破冰”前行,两岸和平发展从构想转变成现实。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
A.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C.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主要方法
D.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11月15日,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分别致电胡锦涛、***,对中共十八大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胡锦涛、***分别复电表示感谢。展望国共两党在新时期的合作,你认为最重要的前提是(     
A.必须实现两岸“三通” B.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