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材料二: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1)图中A、B两地相对高度为             

阅读下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材料二: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1)图中A、B两地相对高度为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

(1)图中A、B两地相对高度为                ,河流剖面图甲、乙、丙由上游到下游依次为             ,M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3分)
(2)据材料二的信息,分析该地6、7、8三个月之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3)近几十年,丁处0米线向远离大陆方向突出,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3分)
答案

(1)(200m,250m)(1分) 乙、丙、甲(1分)  该地断层发育,岩石破碎,易被流水侵蚀为谷地。(1分)
(2)6、8月降水多,7月份降水相对少。(1分)
6月份受准静止锋的影响,阴雨天较多。(1分)
7月份受副高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1分)
8月份常受台风影响,多暴雨。(1分)
(3)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破坏植被等因素的影响,(1分)丁所处河流流域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1分)泥沙在入海口沉积形成三角洲。(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B的高度大于300米小于350米,A的高度为100米,相对高差为(200m,250m);河流上游以流水的侵蚀作用为主,剖面呈“V”型,下游河道变宽,以流水的沉积作用为主,河道呈“U”型,所以河流剖面图甲、乙、丙由上游到下游依次为乙、丙、甲;M处为断层,该地断层发育,岩石破碎,易被流水侵蚀为谷地。
(2)由图可知,6、8月降水多,7月份降水相对少。原因:6月份受准静止锋的影响,阴雨天较多;7月份受副高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8月份常受台风影响,多暴雨。
(3)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另一个区域”。 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破坏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丁所处河流流域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在入海口沉积形成三角洲。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等高线、河流剖面、气候的形成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知识和从图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举一反三
下图为南美洲沿海区域图,图中甲乙两城经度大致相同,相距约300km。乙城年降水总量大于甲城,年太阳辐射总量小于甲城。据此分析判断回答:(21分)

(1)此季节甲乙两城的气候特点分别是                                ;甲城日落时间             ­­(早于、晚于、同于)乙城。(3分)
(2)若由甲城出发沿海岸线向北跨越约30个纬度到达某处,试推断到达地的气候类型       
及其成因                           。(5分)
(3)图中山峰所在地形区的成因是                                           ;下列四幅示意图中与该山峰的自然带分布状况大致相同的是      。(3分)

(4)若下列四图中虚线表示等潜水位线,且a>b>c。四图中与流经甲城河流此时的情况相符的是     。(2分)

(5)试描述流经甲城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8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据报道,中国海军舰艇编队12月26日13时45分从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图中丙附近)执行护航任务,于十天后抵达任务海区。
材料二  下为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图上标出了1月和7月的风向,右为非洲东部部分地区的地形和构造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图中东非地区的甲地,海拔1800米,下为该地1、7两个月的气温降水资料。
 
A月
B月
气温(℃)
18.0
19.2
降水(min)
58.3
242.3
(1)甲地气温年较差很小,原因是                                     ,B最可能是        (1、7月)的气温降水资料,判断的依据是                         。(4分)
(2)简要说明影响本区的7月份风向的形成原因.(2分)
(3)乙海区夏半年盛行离岸风使底层海水上泛,这时沿岸气候有何影响?(2分)
(4)若考虑风向与洋流,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护航编队在通过北印度洋海域时,刚好    风、      流(填“顺”或“逆”)。(2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7分)
(2)比较图中C、D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3)从C到D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说明理由。(2分)
(4)简要说明①、②两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2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6分)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季节特征。(8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南美洲地形图及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过程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②

 

 
(1)图中①河流域为陆地    (填自然带名称)的最大分布区。①河上游的植被破坏,将对下游造成的环境问题有    。图中甲河段(仅考虑地球自转)    (填东、西)岸沉积明显。
(2)图中②、③、④三地都位于沿海,但自然带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分异现象
体现了                   规律,其形成的原因是以    为基础。
(3)图中Ⅲ时期隆起的安第斯山脉,是由    板块和    板块相    (填挤压、张裂)形成的。该区域从Ⅰ至Ⅲ时期的地理环境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具有    性特征。
(4)实地考察发现图15中Ⅲ时期山脉西坡雪线比东坡低,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