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题。小题1:该地球仪地轴与(底座)水平面的夹角约为A.23.5°B.30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题。 小题1:该地球仪地轴与(底座)水平面的夹角约为小题2: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A.1/500000 | B.1/1000000 | C.1/10000000 | D.1/50000000 | 小题3: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 |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A |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它与黄道面始终保持66.5°的夹角 小题2:地球的赤道实际长度大约为40000千米,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可以计算出该地球仪的比例尺=80厘米/40000千米=1/50000000 小题3:根据所学的有关经纬网的知识可知,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的实际距离应该为1/4赤道的长度即10000千米,再根据上题中计算出的比例尺的大小可以计算出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20厘米。(也可以根据所学的有关经纬网的知识可知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的距离=1/4赤道的长度=80厘米╳1/4=20厘米) 点评:本组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地图上比例尺的计算,要求考生对相关知识比较熟悉,同时熟练地掌握通过比例尺对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进行换算。试题难度不是太大,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
举一反三
我国某校“环球探险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网上模拟探险活动,下图表示探险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学生在纬度接近的自然带B为 ,A为 ,A区域自然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3分) (2)探险社团经过F时,当地的气候特征为 ,成因是 。(2分) (3)坐船航行途径D海域时,此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有 。(双选)(2分)A.轮船顺风顺水 | B.轮船逆风逆水 | C.白昼越来越长 | D.太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 | (4)下图中最有可能在E地拍摄的照片是 ,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2分)
(5)探险路线经过墨西哥坎昆,2010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该地举行,这次会议共同注的 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是 。为解决此问题,我国近几年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哪些? 。(3分) |
下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问题:“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 B.北半球、西半球 | C.南半球、东半球 | D.南半球、西半球 |
|
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a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据此回答题。
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图中( ) |
阅读下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
(1)图中A、B两地相对高度为 ,河流剖面图甲、乙、丙由上游到下游依次为 ,M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3分) (2)据材料二的信息,分析该地6、7、8三个月之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3)近几十年,丁处0米线向远离大陆方向突出,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3分) |
下图为南美洲沿海区域图,图中甲乙两城经度大致相同,相距约300km。乙城年降水总量大于甲城,年太阳辐射总量小于甲城。据此分析判断回答:(21分)
(1)此季节甲乙两城的气候特点分别是 、 ;甲城日落时间 (早于、晚于、同于)乙城。(3分) (2)若由甲城出发沿海岸线向北跨越约30个纬度到达某处,试推断到达地的气候类型 及其成因 。(5分) (3)图中山峰所在地形区的成因是 ;下列四幅示意图中与该山峰的自然带分布状况大致相同的是 。(3分)
(4)若下列四图中虚线表示等潜水位线,且a>b>c。四图中与流经甲城河流此时的情况相符的是 。(2分)
(5)试描述流经甲城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8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