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7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图18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根据甲海域洋流流向,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

图17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图18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根据甲海域洋流流向,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图17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图18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根据甲海域洋流流向,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球     季,该季节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2分)
(2)填表2比较D、E两地7月降水的差异及形成原因。(4分)
表2
 
D地
E地
降水差异
   
     
形成原因
   
      
(3)A、B、C三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从A→B→C,气候的    (大陆性或海洋性)增强,三地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是    。(4分)
(4)意大利西西里岛(图17中乙处附近)的埃特纳火山自2011年以来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的过程及形成的岩石分别属于图18中的       环节(填字母)、       (填数字序号);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角度解释该地火山频繁喷发的原因。       (3分)
答案

小题1:夏季  炎热干燥(2分)
小题2:(4分)
 
D地
E地
降水差异
降水多
降水少
形成原因
西南季风带来丰富降水
受副热带高压或东北信风控制
小题3:C 大陆性   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4分)
小题4:e  4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3分)
解析

试卷分析:
小题1:图示甲海区为北印度洋,此时洋流呈自西向东流,故判断为南亚的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而形成;图示乙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少雨。
小题2:图示D位于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7月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丰富;而E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中西部,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如降水量少。
小题3:结合图示从A—B—C,由沿海向内陆,故海洋性逐渐减弱,而大陆性逐渐增强,故年温差最大的是位于最内陆的C。
小题4:结合图17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三大类岩石都能转化为岩浆,故2表示岩浆,而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即4表示岩浆岩。火山喷发过程中应经历了e过程而形成了4岩浆岩。结合西西里岛的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火山喷发是板块碰撞,地壳运动的结果。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洋流分布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的基本规律;并进一步能利用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分析其气候差异的成因等内容。
举一反三
图16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17为某城市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16中①、②、③三个城市的气候类型与图17气候类型相符的是哪个?简述图17中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4分)
(2)简述哈得孙湾流域水系的主要特点。(6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10分)读“某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22”,完成下列问题。

(1)某科考队赴该国实地科考,见证了以下景观的变化:
①同种植物开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逐步推迟。
②该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的北界纬度明显高于中国。
分析①现象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及②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2)该国的传统民居多为木制结构,试分析其自然地理原因。(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11分)读“某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国最可能是 (  )
A.印度尼西亚B.英国
C.日本D.新西兰
(2)结合上图,试简述该国气候、地形和水文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3)某科考队赴该国实地科考,见证了以下景观的变化,试探究其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①同种植物开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逐步推迟。
②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
③该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的北界纬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4)该国的传统民居多为木制结构,试分析其自然地理原因。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材料一、二、三是昆明和贵阳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四季分配示意图          【材料二】气温年较差、日较差比较表

【材料三】降水量、降水日数及相对湿度比较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昆明、贵阳四季分配的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比较昆明和贵阳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不同点。(4分)
(3)材料二显示,在1月和4月,昆明和贵阳的气温日较差之间的差异明显比7月和10月大,请根据气温日较差与降水量的关系,结合材料三分析上述现象的原因。(4分)
(4)昆明和贵阳的气候分别具有“四季如春”和“冬无三日晴”的特点。分析上述气候特点的成因。(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10分)图(3)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图,图(4)为该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读后回答。

(1)夏至时,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_。(2分)
(2)我国一科学考察队在该地形区东南部考察时,发现此地自然景观奇特,山河相间、山高谷深,A地所处纬线在该地形区中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三条大河:怒江 、澜沧江、  金沙江形成世界独有的“三江并流”地理奇观。该地形区中还有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近年来“三江源”所在地区生态呈现恶化趋势,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应采取什么措施?(4分)
(3)指出图(4)中山地两坡雪线分布高度差异的因素(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