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小题1: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B.CD是山谷,EF是山脊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D.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小题1: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B.CD是山谷,EF是山脊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D.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D.H地比B地降水多
小题2:B点此时的温度为20 ℃,若只考虑海拔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
A.15.5 ℃,14.5 ℃B.22.5 ℃,13.5 ℃
C.22.5 ℃,14.5 ℃D.13.5 ℃,14.5 ℃
小题3:上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是
A.101米   B.198米 C.298米  D.601米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甲山海拔1150,乙山海拔1320,故两地的相对高度170米,A错误;CD处等高线“凸低为高”,为山脊;EF处等高线“凸高为低”,为山谷,B项错误;山坡的朝向应垂直于等高线指向低处,注意应用图示的指向标判断方向,故H处山坡朝向东南,C项错误;根据图示的风向,则H处位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多地形雨,而B处位于盛行风向的背风坡,降水量较少,D正确。
小题2: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B点的海拔为400米,故与甲山高差75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的规律计算,甲山气温较B点低4.5°C,B点与乙山的高差920米,故气温较B点低5.5°C。
小题3: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图示等高距为200米,陡崖处有2条等高线重合,故可计算其高差为200---600米,故C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规性试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等高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基本原则应用;②能利用等高线分布判断坡向,并结合风向判断地形对降水量分布的影响;③掌握海拔高度的差异对气温高度的影响基本原则。④掌握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和应用。
举一反三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18分)

(1)B位于山顶甲的__________方向,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米。
(2)C、D两地海拔高度相等,若分别从C、D两地登上甲山顶,各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要在海边建油港码头,应建在A处还是B处?其理由是什么?
(4)现欲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线路如图中用“”符号所示,试说明选择该线路的理由。
(5)港口计划在E处或F处河段利用水力发电,各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等高线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1:图中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A.aB.bC.cD.d
小题2: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下图)中是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两图,回答小题。

小题1:甲图中 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A.① B.②C.③ D.④
小题2:乙图为甲图中某地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刚好位于O点,则其最佳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
A.①B.②C.③D.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沿赤道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有关剖面沿线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处为热带草原景观B.B处为热带草原景观
C.A处自然带谱比较复杂D.B处自然带谱比较单一
小题2:导致A、B两处景观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经度差异
小题3:图中C湖泊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侵蚀   B.断裂塌陷C.火山口湖D.河道淤塞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等高线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直线处有一条小河),回答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河在A处可见瀑布景观
B.该河自西北流向东南
C.该河夏季水量大、冬季水量小
D.该河各段的流速有较大变化
小题2:图中B处有一条闭合的等高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处的海拔一定大于500米
B.站在B处一定能见到A处的瀑布
C.B处的地形可能是个小洼地
D.B处的降水量一定是图中最丰富的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