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5(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11-12题。小题1:根据图5(b

图5(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5(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11-12题。小题1:根据图5(b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图5(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5(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11-12题。

小题1:根据图5(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5(a)中的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图5(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Ⅰ、ⅡD.Ⅲ、Ⅱ、Ⅰ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记录卡片中观测点的位置是在甲山以南,排除③和④;①和②高程虽然都介于100米和200米之间,但②地位于向斜两翼中的东翼,符合题意,因此B项正确。
小题2:经过读图和所学知识判断:Ⅲ覆盖在Ⅰ和Ⅱ之上,岩层年龄最新。再结合观测点在向斜的东翼,向斜岩层具有中心老两翼新的特征,Ⅰ与Ⅱ相比,更靠近中心岩层,年龄较老。综上所述,B项符合。
举一反三
(24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得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下图表述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图中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
图中乙地境内多中低山,坡度多在35°以下,森林覆盖率约为46%,曾承办国家雪联滑雪积分赛等赛事,目前正在积极参与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工作。

(1)描述图示地区霾的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的原因。(16分)
(2)简述乙地具备承办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的有利自然条件。
题型:综合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D.两地纬度差异大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说法,正确的是
A.湿润地区大于干旱地区  B.南方大于北方
C.海洋大于陆地D.山地、高原大于平原、谷地
小题2:图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
A.黄土高原、汾河谷地B.四川盆地、大别山区
C.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D.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12分)

 

 
 
⑴ A、B两地所处的山脉分别是                            。(4分)
⑵ 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4分)
⑶ 分别简述等温线在E、F两地的走向特点及原因。(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此时A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雨水汇集,泛滥成灾  ②受暖锋影响
③气压将不断升高      ④吹偏南风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小题2:当地政府拟将B村外迁,其可能的原因是(   )
①修建大型水库    ②耕地面积不足     ③避免洪灾威胁    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