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材料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1)试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3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
材料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1)试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3分) (2)画出A地的风向,并说明A、B两地天气现象的相同点(2分) (3)据材料二分析洞庭湖面积与容积演变的原因及其影响。(5分) |
答案
(1)地势大致西高东低;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冲积平原为主;西部低山、丘陵广布,东部平原为主。(3分) (2)略(1分) 云层较厚、可能出现阴雨天气(1分) (3)围湖造田;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严重(2分) 调蓄长江干流径流量的功能削弱,易发生洪灾;对水产养殖、航运等产生不利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3分) |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分析,该地地势大致西高东低。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冲积平原为主。西部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以低山、丘陵为主,东部海拔在200米以下,以平原为主。 (2)图中虚线是等压线,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北半球向右偏,应是西北风。A位于锋面气旋的冷锋锋后,B位于低压中心,所以两地天气现象的共同点是云层较厚、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3)读表格数据可知,洞庭湖面积、容积都在逐渐缩小。缩小的主要原因一是围湖造田,二是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严重。面积容积减小,湖泊调蓄长江干流径流量的功能削弱,易发生洪灾。对水产养殖、航运等产生不利影响。湖泊湿地形成了独立的生态系统,缩小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
举一反三
图1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图2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
a.①―甲 b.①―丙 c.②―乙 d.②―丁 |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7月份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描述该区域地形特征。(4分) (2)判断此时A地的天气状况。(2分) (3)近年来,洞庭湖区出现湖泊萎缩,洪涝灾害频繁的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请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这一治理思路的合理性。(6分) |
读合肥市逐日最高、最低气温变化图和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完成下题。
下列关于合肥逐日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日最高气温出现在当天的12:00,因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②作用最强 | B.20日最低气温出现在当天的0:00,因④作用降到一天中最弱 | C.22日昼夜温差小于19日,因为22日比19日②弱,③强 | D.22日昼夜温差小于其他日期,因为22日比其他日期①强,④强 |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 ) 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 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 C.A处7月平均气温低于28℃ | D.B处比A处的气温日较差小 |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 | B.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 | C.作物熟制由南部的一年三熟过渡到北部一年两熟 | D.该区域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荒漠化问题 |
|
读世界两个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A、B)和两城市气候统计图(图C),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分别说明①②两城市冬半年降水比夏半年丰富的原因。(6分) (2)比较图A、B所示区域河流开发利用主要区别。(4分)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诱发了海啸,大船渡市的海啸浪高达到23.6米。
(3)简析海啸对大船渡市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3分) 表:2009年中、日部分数据比较
核电站主要用铀-235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它不排放CO2,产生的核废料也绝对封存。核电站运行需要大量冷却水。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需要铀燃料30~40吨,而相同功率的火电站需要耗煤300~400万吨。 (4)根据表格内容说明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4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