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种地理现象在全球的分布,读图回答题。小题1:该地理现象是A.地震B.赤潮C.台风D.石油泄漏小题2:在12月到次年2月期间A.日出时间①比③早B.⑤比②

下图是某种地理现象在全球的分布,读图回答题。小题1:该地理现象是A.地震B.赤潮C.台风D.石油泄漏小题2:在12月到次年2月期间A.日出时间①比③早B.⑤比②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下图是某种地理现象在全球的分布,读图回答题。

小题1:该地理现象是
A.地震B.赤潮C.台风D.石油泄漏
小题2:在12月到次年2月期间
A.日出时间①比③早B.⑤比②的自转线速度小
C.④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D.昼长变化幅度①地小于④地
小题3:当①所在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处盛行东南风
B.③处等温线向北凸
C.④处一片绿色生机勃勃
D.⑤处开始收割小麦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由图可知,该地理现象多发在低纬地区洋面上,应该是台风。
小题2:在12月到次年2月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而且直射点先向南移至南回归线,然后向北移动,③在南半球,①在北半球,故日出时间③比①早,A错;⑤的纬度高于②,故自转线速度⑤地小于②地,B对;④纬度低,⑤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较大的地区应该在高纬度,即⑤比④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C错;①地与④地相比,①地纬度高于④地,纬度越高,昼长变化幅度越大,故昼长变化幅度①地大于④地,D错。
小题3:当①所在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时,北半球为冬半年,则南半球为夏半年,则可判断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凸,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因此本小题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还需学生明确台风的分布规律,熟练掌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等知识点,另外本题还考察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举一反三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题。

小题1:E点的海拔可能为(  )
A.147米B.103米C.98米D.195米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者在C处可直接观察到D处
B.图中B处可开垦为梯田,发展种植业
C.A处落差大,宜建水电站
D.湖泊的水位季节变化小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我国12月某日11时天气形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此时B地为_______压,中心为_______气流。
(2)从图中看,此时乙地天气状况为______。甲为冷锋,过境后其天气状况为_______、_______。
(3)C与D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填字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4)甲乙丙丁四地中,受较冷空气控制的是_______。
(5)①②两个锋面中暖空气主动爬升的是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②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B.是重要的棉花产区
C.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大盆地D.其地表土是紫色土
小题3: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A点等值线的数值是(  )
A.50B.200
C.400   D.800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某区域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A、B两地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4分)
(2)分别简述等温线在E、F两地的走向特点,并解释其成因。(4分)
(3)列举M地形区在农业和工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并简述其治理措施。(12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七月份等温线图(单位:℃),读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A处闭合等温线内的气温处于(  )
A.25 ℃以上B.15 ℃以下
C.20-25 ℃之间D.15-20 ℃之间
小题2:关于图中B、C、D、E四点的正确说法是(  )
A.B处气温高于C、D两处,原因是B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暖流影响
B.B处气温低于C、D两处,原因是B处地势高
C.B盐度低于E,原因是B海区附近有径流注入
D.B盐度高于E,原因是B海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和洋流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