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26~27题。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b<cB.d>

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26~27题。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b<cB.d>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26~27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b<c
B.d>e
C.若e为0°C,则河流出现凌汛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小题2:若天气系统向东南移动,A地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晴朗、气温高、气压低B.晴朗、气温低、气压高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等值线。第26题,A项根据A地的风向,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判断中心为低压,即a>b>c。错误。B项结合A地风向向右偏,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故等温线的分布规律:越往北,温度越低,即d<e。错误。C项结合f处的等高线分布,河流应位于山谷中,故等高线应向高处凸,反映该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而凌汛现象不仅要有冰期,还要河流自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不符合。错误。D项,图示反映该湖泊有河流注入,但没有河流流出,故可能为内流湖,即咸水湖。正确。
小题2:根据等压线的弯曲判断A西北处为低压槽,可能形成锋面,画图(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判断为冷锋。
举一反三
读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等日照时数示意图,完成下列11—14题。

小题1:图中A城市与C城市日照数相差约为(   )
A.800B.1000
C.1220D.3820
小题2:连接AB两城市的铁路线为(   )
A.贵昆线B.成昆线
C.南昆线D.川黔线
小题3:若D城市为B城市北方临省的省会城市,调查发现D城市所在的地形区与同纬度的东部平原相比气温更高,下列关于D城市所在地形区气温更高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海拔低,气温高  
②盆地地形热量不容易散失  
③周围高山环抱,尤其是北部山地阻挡了冷空气  
④白天多晴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小题4:BC两城市所在的地形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
①冬季气温低
②土壤贫瘠 
③热量不足 
④光照不足   
⑤地表水缺乏⑥地形崎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⑤⑥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B.上缓下陡
C.上、下部均平缓D.上陡下缓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6-7题。

小题1:有关M、N两处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B.小题2:若等高距为50米.则MN两地的高度差可能是:
A.58 B.46 C.165 D.22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该图为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3-5题。

小题1:影响图示地区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D.气候因素
小题2:图中甲、乙两地多年气温平均气温差介于
A.12℃~16℃之间B.8℃~16℃之间
C.8℃~12℃之间D.4℃~12℃之间
小题3: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位于三大自然区中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B.乙区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大盆地
C.该地区城市形成最主要原因是沿河设城
D.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热量条件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该图为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地势、年太阳辐射量、7月均温
B.地势、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量
C.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量、地势
D.年太阳辐射量、地势、7月均温
小题2:制约a、c两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A.降水稀少;光照不足B.地形崎岖;土壤贫瘠
C.地质灾害多发;丘陵起伏D.热量不足;气象灾害多发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