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49~50题。小题1:假如气压变化只和气温有关,图中两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交点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A.(40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49~50题。小题1:假如气压变化只和气温有关,图中两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交点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A.(40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49~50题。

小题1:假如气压变化只和气温有关,图中两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交点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40°,130°)B.(40°,140°)C.(30°,120°)D.(30°,130°)
小题2:该时间段内,M点:
①偏南风转西北风     ②风力减弱    ③天气晴朗           ④气温降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

小题1:图中题目中信息提示气压变化只与气温有关,则白天最高气温14:00左右(30°,120°),气压最高,气温最低。凌晨5:00左右(30°,120°)气压最低,气温最高,所以昼夜温差最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图示区域为北半球,风向由高压吹向低压,则白天M点风向为偏南风;夜间为偏西风,M处白天等压线密集,风力大,夜间风力小,M点白天位于冷锋锋前,天气晴朗,夜间阴雨,M点由白天到夜间,气压变高,气温变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举一反三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0是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表1为甲地2月和8月的降水量和气温资料表。
表1:
月份
项目
2月
8月
平均最高气温(℃)
33.2
28.3
平均最低气温(℃)
23.7
21.8
降水量(mm)
40.6
121.7
 
(1)对比分析甲地2月和8月降水量及气温的差异。(8分)
(2)与莱茵河相比,指出乙河航运价值的高低并分析原因。(5分)
(3)图示区域北部处于沙漠向草原过渡的干旱、半干旱地带。请指出该区域北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原因。(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10分)北极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需全人类共同努力。该图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在图中标出我国黄河站(78°55′N,ll°56′E)的大致位置。判断:①地的风向____________,②地的天气_____________(3分)
(2)图示地区此时为__________季,黄河站的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_。(3分)
(3)近年来,由苔藓、地衣和浆果植物构成的北极苔原生态系统正在逐步让位于灌木丛和北方森林,这种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性。请说明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措施。(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图A中的40°线为纬线,a、b、c为等温线,甲为河流;图B为甲地区近地面气压分布及风向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结合图A和图B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尼罗河正处于汛期B.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
C.从数值上看b>aD.墨累—达令盆地正处于剪羊毛的季节
小题2:甲区域的气候类型与图中的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森林界限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读图7,据此完成23~25题。

小题1:影响林线高度的因素有
①气温   ②降水量   ③土壤   ④风   ⑤山地海拔高度
A.①②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小题2:关于我国林线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林线高度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我国林线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海南省
C.同纬度地区,西北比东北林线高
D.林线高度分布的一般规律是:纬度越低林线越高,降水越多林线越高
小题3:关于我国林线高度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北方林线低是因为纬度高,气温低
B.青藏高原南部林线高与西南暖湿气流有关
C.西北林线比东北高是因为西北干旱
D.图中有些地区的林线高度只是理论高度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北半球等温线图上的等温线是
A.7月份海洋上向高纬凸出B.7月份大陆向南凸出
C.1月份大陆上向低纬凸出  D.1月份海洋上向南凸出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