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图5),做题。小题1:.仅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①等温线的数值可能为(单位:℃)A.–15℃,–25℃B.–15℃,–35℃C

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图5),做题。小题1:.仅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①等温线的数值可能为(单位:℃)A.–15℃,–25℃B.–15℃,–35℃C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图5),做题。

小题1:.仅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①等温线的数值可能为(单位:℃)
A.–15℃,–25℃B.–15℃,–35℃
C.–35℃,–25℃D.–35℃,–45℃
小题2:.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洋流
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
小题3:.南极大陆周围海冰覆盖面积年变化很大,其覆盖面积最大的月份应为  
A.2 ~ 3月B.8 ~ 9月C.11 ~ 12月D.6 ~ 7月
小题4:.②地与③地之间的温差范围(T)为(单位:℃) 
A.30 < T < 50B.50 < T < 70C.50 < T < 60D.40 < T < 60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D
解析

小题1:本题以南极洲的等温线为切入口,考查了南极洲的相关知识。1.根据数值的变化规律,只有C的数据符合相邻两条等值线是在一个等差距内的。
小题2: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太阳辐射,或纬度位置。
小题3:3.冰盖面积最大应该为南极最冷的时候,为B。
小题4:4.②地的温度范围为-15<T<-5,③地的温度范围-65<T<-55,故求的答案为D。
举一反三
.读(图1-2-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该图为等温线图,该地区为盆地
B.若该图为等压线图,该地区常出现阴雨天气
C.若该图为等高线图,该地区是山地
D.若该图为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该地区是山地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某地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图 10),完成

小题1:.图示地区是(   )
A.北半球B.南半球
C.七月份D.九月份
小题2:.此时,是我国东部地区(    )
A.台风多发季节B.寒潮多发季节
C.多雨季节 D.南方沙尘多发季节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日照时数是指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之间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上的实际日照时数,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

(1)成都和昆明的日照时数分别约为
A.1200 2000  B.1200 2400  C.1400 2400  D.1400 2000
(2)对于昆明与贵阳的日照时数产生的差异及其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贵阳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故日照时数少
B.昆明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故日照时数多
C.昆明与贵阳的气候类型不同,且降水比贵阳少,故日照时数多
D.贵阳冬季受锋面影响降水多,故日照时数少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进行“绿洲(地)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的课题研究中,通过实地观测甲、乙两地的气温变化,绘制成下图。据图完成:

(1)图中绿洲和荒漠的气温日较差分别为
A.15℃,12℃  B.12.5℃,16℃  C.10℃,14℃  D.10℃,16℃
(2)由甲、乙两地气温与风速的变化,可看出绿洲的生态意义主要体现在
①增大气温日变化幅度,减缓风速 ②减小气温日变化幅度,减缓风速
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附近荒漠的侵袭 ④使地面反射率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回答1-3题

1.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
A.800米   B.1500米     C.1800米    D.2100米
2.上午10时,H气温为12°,甲聚落气温为17°。到15时甲聚落气温最接近
A.15°   B.18°  C .21°  D.24°
3.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
A.晴天转阴雨  B.大风有浮尘  C.晴暖有微风  D.阵风间暴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