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生活在河北省的王教授的日记片段:“近来天气逐渐回暖,但常遇大风降温天气。今日风止天晴,但气温仍下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

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生活在河北省的王教授的日记片段:“近来天气逐渐回暖,但常遇大风降温天气。今日风止天晴,但气温仍下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生活在河北省的王教授的日记片段:“近来天气逐渐回暖,但常遇大风降温天气。今日风止天晴,但气温仍下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大棚塑料被风撕裂,有的大棚被吹塌了。在附近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放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
小题1:日记记录的时期,太阳直射点有可能(  )
A.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北回归线上,并向南移动
小题2:农民燃放烟雾的目的与利用的原理分别是(  )
A.除霉、增强太阳辐射
B.***菌、增强紫外线辐射
C.防御霜冻、增强大气逆辐射
D.增加CO2含量、增强光合作用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结合材料描述的天气特征判断为春季的冷锋影响,春季太阳直射点一定向北移动,故只有B项符合。
小题2:燃放烟幕主要是为了防御霜冻影响,烟幕能加强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效应,故对地面起了保温作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能抓住天气特征的变化判断天气系统影响和季节。本题还可结合影响这段时间的天气系统设计试题。
举一反三
该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分析回答问题。

当太阳直射点由d→a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B.南半球各地黑夜逐渐变长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都在减小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该图为某地北京时间3月21日13时20分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该日(   )
A.广州日出比上海早
B.南极中山站有极昼现象
C.有太阳直射现象
D.北京白昼时间长于上海
小题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100°E,0°)B.(140°W,0°)
C.(140°E,0°) D.(100°W,0°)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该图是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   )
A.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B.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C.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D.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小题2: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①在M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因为该地气温很低。
B.这一天,曲线②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曲线②的最高值由该经线的经度决定
D.曲线③在N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该图示意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这天可能是北半球的     (节气),日期是      
(2)再过      小时A点进入正午。
(3)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                         
(4)此日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5)B点处在         (填“晨线”或“昏线”)上,这一天B点的昼长      小时,日出时刻是      
(6)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   (2分)
(7)请描述图中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该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折线表示四个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情况,⑤曲线表示四个地方中的某地昼长随季节变化的情况。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四个地方自转线速度的关系是(   )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D.④>③>②=①
小题2:关于①地判断可信的是(    )
A.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3°08′
B.正午太阳高度:H6月1>H6月10
C.夏至日时,标杆影长大于标杆长度
D.冬至日时,早晨太阳从东北升起
小题3:曲线⑤所示昼长季节变化情况,与四地中最接近的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