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塞拉比斯神庙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滨,建于古罗马时代。公元79年,神庙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被毁坏,只留下3根大理石柱。18世纪,神庙遗址重见天日,人们

(8分)塞拉比斯神庙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滨,建于古罗马时代。公元79年,神庙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被毁坏,只留下3根大理石柱。18世纪,神庙遗址重见天日,人们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8分)塞拉比斯神庙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滨,建于古罗马时代。公元79年,神庙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被毁坏,只留下3根大理石柱。18世纪,神庙遗址重见天日,人们发现大理石柱的3.6米至6.3米高度变得千疮百孔。如今,石柱的基部浸没在近2米深的海水之中。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大理岩的母岩是石灰岩,石灰岩属于       (岩石类型),在       作用下形成大理岩。(4分)
(2)简述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海岸的地壳变化过程,参考分析范例,指出随后地质时代的地质作用及判断依据。(4分)
时代
地壳事件(变化过程)
证据
公元79年
火山爆发(岩浆活动)
石柱的下部被火山灰覆盖
公元79年到18世纪
 
 
18世纪至今
 
 

答案
34.(共8分)
(1)沉积岩 变质作用(4分)
(2)(4分)
时代
地壳事件(变化过程)
证据
 
 
 
 
地壳下降,而后上升
石柱上的海生动物钻孔
 
地壳再次下降(地壳运动)
石柱的基部又浸没在海水之中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通过意大利那不勒斯湾塞拉比斯古庙的废墟中耸立着的三根大理石柱沉降这一现象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第(1)题,基础题,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大理岩,这是常识。
第(2)题,有材料及大理石柱上的的地质遗迹示意图可知,大理石柱的3.6米至6.3米为海生动物钻孔部分,说明地壳下降,18世纪,神庙遗址重见天日,是地壳上升所致。
第(3)题,有材料可知,如今,石柱的基部浸没在近2米深的海水之中,证实此地地壳再次下降。
点评:本题看似复杂,但难度不大,学生只需结合图文材料发挥想象力,熟练运用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对应知识即可作答。
举一反三
读所给地质构造图,回答问题

小题1:根据地质构造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
A.向斜B.背斜C.断层D.地堑
小题2: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
A.气、水、油B.气、油、水
C.水、气、油D.油、水、气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14分)图1为地质构造示意图,图2丰富多彩的地貌景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1中①、②两处的地质构造;任选其一,指出所对应岩层的变化特点。
(2)简述图1中所示水循环环节的外力作用表现。图2中成因与之相同的景观有     。
(3)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搭配图2中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
a.长江三峡________     b.楼兰古城________       c.天山一号冰川_______
d.“黄土高坡” ______   e.“鱼米之乡”_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该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图中4代表沉积岩。分析完成问题。

小题1:1代表的地壳物质是   (  )
A.岩浆岩B.沉积岩
C.变质岩D.岩浆
小题2:指向3的箭头b代表的是(  )
A.上升冷却凝固B.外力作用
C.变质作用D.重熔再生
小题3:下面四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指向4的箭头作用形成的是(   )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由于地壳运动导致的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大西洋的面积将不断缩小
B.红海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处
C.地中海将不断缩小
D.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欧板块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该图是“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图中各数字代表地质作用,岩浆岩、变质岩可能在甲、乙的相应位置,则属于外力作用和变质作用的编号分别是
A.⑤⑦和⑥⑧
B.⑥⑦和⑤⑧
C.③④和①②
D.⑤⑧和⑥⑦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