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姿百态的地貌是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的产物,根据地貌特点发展经济建设极为重要影响。小题1:水网交织湖泊密布的长江三角洲,属于A.流水地貌B.黄土地貌C.风成地貌D

千姿百态的地貌是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的产物,根据地貌特点发展经济建设极为重要影响。小题1:水网交织湖泊密布的长江三角洲,属于A.流水地貌B.黄土地貌C.风成地貌D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千姿百态的地貌是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的产物,根据地貌特点发展经济建设极为重要影响。
小题1:水网交织湖泊密布的长江三角洲,属于
A.流水地貌B.黄土地貌C.风成地貌D.喀斯特地貌
小题2:在上海地区建造高层建筑,从地貌条件上看最需要考虑的是
A.地下溶洞数量和岩层渗水状况B.地下冻土厚度和夏季消融状况
C.地下土层松紧和流沙移动状况D.地面坡度大小和水土流失状况
小题3:我国京沪高铁大部分路段采用以桥代路建造方式,最主要原因是沿线地区
A.人口众多耕地紧缺B.水乡泽国河网密集
C.山高谷深地形陡峭D.沙丘密布生态脆弱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A
解析

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主要为流水地貌。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人类活动与当地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为流水沉积地貌。溶洞主要位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地下冻土主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地面坡度大位于山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我国平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小,耕地面积有限,随着人口增多,工业城市用地增减,导致耕地面积减少。京沪高铁大部分路段采用以桥代路建造方式,最主要原因是沿线地区人口众多耕地紧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举一反三
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岩层由丙处垂直向下,地质年代呈由新到老变化趋势。(10分)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呈背斜结构的是       处,其判断依据是                          
          。在丙处形成山地形态则是由于                                              
小题2:图中乙处的降雨类型为      雨,该处在降雨结束后将出现气温        ,气压       ,天气           的气象状况。
小题3:图中四地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及其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甲—风力侵蚀B.乙—流水侵蚀
C.丙—冰川侵蚀D.丁—人类活动
小题4:如要判定乙处岩层形成时的地质年代,可行的方法有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汶川地震在我国所处的地震带是(  )
A 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震带
B 西南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地震带
C 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地震带
D 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地震带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根据有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岩层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和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叫做震中。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分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材料二 P波和S波到达的时间差与震中到地震台之间距离的关系。

材料三: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3月11日 ,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发生9.0级(日本地震厅)地震,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冷却系统失灵,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3月11日3月11日
(1)根据材料二和下表中P波、S波到达三城市的时间差,完成下表。(4分)

(2)地震发生的时候,在路上行驶的汽车会产生怎样的运动?在海上作业的渔船呢?(4分)
(3)日本多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山为旅游名山,其海拔为1474米,有关该山地质构造及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褶皱构造,块状山地B.断层构造,褶皱山脉
C.褶皱构造,褶皱山脉D.断层构造,块状山地
小题2:甲山与乙地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甲山降水少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大于乙地
B.甲山降水多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大于乙地
C.甲山降水少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小于乙地
D.甲山降水多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小于乙地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地表形态由地壳的水平运动引起的是    (    )
A.褶皱山脉B.地表的高低起伏
C.海陆变迁D.沙滩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