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理由是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理由是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理由是                          。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4分)
(2)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多选)(2分)
A.长白水天池B.渭河谷地
C.汾河谷地D.喜马拉雅山
(3)③地容易被侵蚀,常有河流发育,此处        (是或否)能修建水库,简要分析原因。(3分)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①②处中    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1分)
答案

(1)②;岩层中间老,两侧新;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后易受侵蚀
(2)BC 
(3)否。断层处易导致大坝变形,存在安全隐患;断层处地质不稳定,容易出现地震等。
(4)① 
解析

试题分析:
(1)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有两种:从岩层新老关系分析,背斜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向斜岩层中心新,两翼老,属于背斜的是②;在地貌上,背斜往往形成谷地,是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后易受侵蚀。
(2)④处地质构造为地堑,因发生断层后相对下沉形成,符合题意的是渭河谷地和汾河谷地。
(3)③地位于断层处,地壳不稳定易发生地震,不会有水库。
(4)本题考查背斜和向斜储存的资源,在背斜找石油和天然气,向斜储水,所以在①出可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考点: 地质构造和地貌
举一反三
某地理兴趣小组野外考察并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及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形成图中西北部地区地貌景观的主导因素是
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C.地壳运动D.流水搬运
小题2:成都平原的成因
A.流水冲积B.地壳下陷C.冰川堆积D.流水侵蚀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构造为褶皱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D.丙、丁之间有断层
小题2: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及其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甲—风力侵蚀B.乙—流水侵蚀
C.丙—冰川侵蚀D.丁—人类活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B.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小题2: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地区岩石与年均温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分析,该地区地质史上不曾发生的内力作用可能是
A.水平张裂运动B.水平挤压运动
C.岩浆活动D.变质作用
小题2:该地区地形的成因是
A.侵蚀作用B.外力作用
C.内力作用D.内、外力共同作
小题3:实地调查发现,图中甲地植被比乙地更加茂密,则该地区可能在
A.我国东部B.欧洲西部
C.中南半岛D.巴尔干半岛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某地地质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共20分)

(1)写出图中甲、乙、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甲 ________(1分);乙 ________(1分);丙 _________(1分);
(2)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_______(2分)地。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在图中②、③ 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2分);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①是 _____________(1分); ②是 _____________(1分); ③是 ____________(1分)。
(4)下列实现着图中②的功能的是_________(2分)
A.长江B.我国的夏季风C.副热带高气压带D.我国的冬季风
(5)假设图中丁地的地理坐标为(23°26′S,155°E),则流经丁附近海域的洋流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分),丁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