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甲地层中有丰富煤、天然气资源,则该地层往往A.含有化石B.有气孔和流纹构造C.因高温、高压岩石结构、成分改变D.岩浆上升冷凝而成小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甲地层中有丰富煤、天然气资源,则该地层往往A.含有化石B.有气孔和流纹构造C.因高温、高压岩石结构、成分改变D.岩浆上升冷凝而成小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层中有丰富煤、天然气资源,则该地层往往
A.含有化石B.有气孔和流纹构造
C.因高温、高压岩石结构、成分改变D.岩浆上升冷凝而成
小题2:乙处
A.位于大陆架上B.位于大洋海岭处
C.地质上为断裂构造D.地壳较厚
小题3:关于该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壳活动频繁B.多地震,并易产生海啸
C.板块生长边界,海沟多D.岩层中常见火成岩
小题4:丙岛
A.因板块挤压,大洋板块抬升而成
B.与周边联系少,岛上动、植物具有古老性、特有性特征
C.位于大洋中部,附近缺乏天然避风港湾
D.面积小,地势陡峭,淡水资源贫乏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D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地层中有丰富煤、天然气资源,说明该地层为沉积岩层,所以可能含有化石,A选项正确;有气孔和流纹构造的为岩浆岩,B选项错误;因高温、高压岩石结构、成分改变性变质岩,C选项错误;岩浆上升冷凝而成形成岩浆岩,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图示乙地水深约为2000米,所以不是大陆架地区,A选项错误;乙地区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大洋海岭位于生长边界附近,B选项错误;根据图示乙地岩层断裂,为断裂构造,C选项正确;乙处为大洋地壳,所以地壳较薄,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根据图中琉球群岛判断该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多海沟、岛弧,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容易引发海啸,岩层中常见火成岩。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4:丙处是因为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大陆板块被抬升形成的岛弧,岛上的动、植物种类较新,岛弧位于大陆边缘,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岛屿面积小,地势陡峭,淡水资源贫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举一反三
下图为澳大利亚坎贝尔港国家公园著名的景点“十二使徒岩”,目前仅剩下七个岩柱。有人说旧的“使徒”倒下,新的“使徒”将不断形成,出现这种“前赴后继”现象的原因是
A.海浪侵蚀B.流水堆积
C.岩浆活动D.地壳运动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欧洲第四纪冰川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影响欧洲第四纪大陆冰川南侧边界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海陆位置
C.洋流D.地形
小题2:图中A半岛西岸有大量峡湾地貌,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海浪侵蚀B.冰川侵蚀
C.流水侵蚀D.冰川堆积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小题1:图中甲山为旅游名山,其海拔为1474米,有关该山地质构造及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褶皱构造,块状山地B.断层构造,块状山地
C.褶皱构造,褶皱山脉D.断层构造,褶皱山脉
小题2:甲山与乙地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甲山降水少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大于乙地
B.甲山降水多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大于乙地
C.甲山降水少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小于乙地
D.甲山降水多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小于乙地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有关山的形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岩层受侵蚀弯曲形成褶皱山
B.板块运动地块隆起形成向斜山
C.岩层断裂错位上升形成断块山
D.岩浆侵入,冷却堆积形成火山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某山脉东、西两坡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山脉是
A.大兴安岭B.太行山C.祁连山D.贺兰山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为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B.山麓气温比山顶气温约高18℃
C.该山以西绿洲农业特色突出
D.该山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