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内蒙古河套平原由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组成,后套平原北靠阴山,南至黄河。从1869年至1925年,民间水利专家王同春创造了引黄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内蒙古河套平原由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组成,后套平原北靠阴山,南至黄河。从1869年至1925年,民间水利专家王同春创造了引黄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内蒙古河套平原由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组成,后套平原北靠阴山,南至黄河。从1869年至1925年,民间水利专家王同春创造了引黄灌溉的传奇,直到今天,他开创的“八大干渠”依旧灌溉着后套平原的万亩良田。

(1)据上左图分析后套平原的形成过程。(6分)
(2)评价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6分)
(3)据上右图分析引水渠的分布特点及优势(8分)
(4)据上右图分析黄河故道乌加河和乌梁素海在此灌溉系统中的作用。(6分)
答案

(1)初期受内力作用影响断层以北的阴山不断抬升(2分),以南的平地则不断陷落,(形成了一个断陷湖盆)(2分),后期受外力作用黄河带来大量泥沙(经过多次改道)流水沉(冲)积形成了肥沃的平原(2分)。
(2)有利条件:①位于河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夏季气温高,气候降水少,云量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③黄河流经,灌溉便利,有充足的灌溉水源。(三选二,每点2分,共4分)
不利条件:④半干旱区域降水少,蒸发强。⑤纬度较高易受寒潮影响。(二选一,2分)
(3)分布特点:①主要分布在黄河北岸与黄河干流基本平行,大致呈东西走向;(2分)②分布较均匀,形成覆盖面积大的水网(灌溉面积广);(2分)
优势:①(据图海拔高度分析)由于地势自西南东北逐渐递减,故水渠因势利导、实现无坝自流(自流引水),节省建设和运营成本(2分);②灌排结合,排水顺畅,既能满足灌溉需求,又不至于发生内涝。(2分)
(4)①乌加河作为排干渠是灌溉后的出口,既接纳了总干渠的自流来水,又将灌溉余水退入乌梁素海(3分);②乌梁素海联系和沟通了总干渠与总排干渠,可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丰水期蓄水,防治洪涝,枯水期放水,缓解干旱。实现了排灌结合(乌梁素海可起到收余水、保生态、控沙源、防盐碱的作用)。(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依据材料“后套平原北靠阴山”,再根据上左图,很明显看到此处有一个断层,在断层中相对上升的形成了阴山,在断层中相对下降的形成后套平原的地势较低的特点。后又因黄河流经此处,在地势较低处,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形成了冲积平原。
(2)首先要注意问题中的“评价”二字,在答案中要有有利的和不利的;其次注意“自然条件”,不要过多分析,自然因素主要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植被来分析。根据背景资料,此地为后套平原,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中的黄河谷地。所以从气候的降水来看,降水总量较少,蒸发较强,这是不利条件;但因位于黄河谷地,有黄河水灌溉,水源还充足。从气候的气温来看,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冬季寒潮影响,不利易产生冻害,有利病虫害少;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又因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且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单产高。从地形来看,因是黄河谷地,地形平坦,有黄河水带来的泥沙淤积,所以土壤肥沃。
(3)在描述线状地理事物分布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集中分布地区,疏密程度;②线的主要走向;③有没有特殊的弯曲或凸向。从图中很明显看到主要集中在黄河北侧,分布比较均匀,交织成网;走向与黄河流向基本一致,从图中海拔来看,基本是从西南向东北倾斜。
在回答优势时,结合“引水工程”,所以应该从高处往低处引水,实现自流,减少能源消耗。同时此地是进行灌溉,如果大水漫灌,加之此地夏季蒸发较强,容易产生土壤盐碱化,在黄河径流量较大时,此地也容易产生洪涝,故要照顾到排水系统。
(4)此题注意问题中的“黄河故道”,再加上他们在灌区中的位置,可以看出,黄河涞水后会进入乌加河,然后进入乌梁素海。乌梁素海作为一个湖泊在这里也可以起到调节灌渠中径流的作用。同时乌梁素海还可以起到调节小区域气候,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例如:此地是进行灌溉,如果大水漫灌,加之夏季蒸发较强,容易产生土壤盐碱化,但是有了乌梁素海,就可以将多余的水排出,有灌有排,保护生态环境。
举一反三
读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岩层的埋藏深度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地下岩层的形态一般可以表示岩层受到强大挤压作用后而产生的弯曲变形状况,如下图a处的地下岩层受挤压作用而上拱。

(1)说明在野外准确判断褶皱形态为背斜的方法。(2分)
(2)据图可以判断①④两地为背斜成谷,说明判断依据并分析成谷的原因。(4分)
(3)⑤地属于哪种地质构造?说明判断理由,并归纳该种构造地带容易形成的地形。(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翡翠自古以来就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研究表明,翡翠是在一万个大气压和比较低的温度(200-300℃)下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形成的。缅甸的乌尤河流域是翡翠最主要的产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翡翠的形成条件分析,翡翠矿床分布的区域,均应发生过
A.流水的侵蚀作用B.剧烈的火山喷发
C.长期的沉积作用D.强烈的地壳运动
小题2:在上图中河流甲处沿岸附近,曾有不少人捡到过翡翠原石,该区域的地貌类型是
A.冲移扇B.三角洲C.峡谷D.沙丘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新西兰及周边海域等高(深)线地形图,右图为新西兰南岛经济分布图。

材料二:下表为新西兰两地的气候资料。

材料三:由于城市灯光和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现代城市很难看到布满星星的美丽夜空。新西兰南岛小镇特卡波,滨临冰川湖泊,气候环境干燥稳定,常住居民300多人,入夜后原居民严格管理灯光的使用,将黑暗留给自然。2012年6月,特卡波小镇所在的盆地通过认证成为“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
(1)举例说出图中所示地区的内力作用及其具体表现。(8分)
(2)新西兰南岛比北岛多冰川分布,说明其原因。(6分)
(3)指出布拉夫镇的工业结构特点,简析其发展该工业的优势条件。(8分)
(4)说明特卡波小镇所在的盆地成为“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的理由。(6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地理学家杨逸畴先生这样描述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历来以陡峭险峻著称……雅鲁藏布江下游绕南峰急拐弯南流,构成举世闻名的大拐弯峡谷。高峰耸峙、峡谷幽深,高山构成地形上的巨大屏障,峡谷则构成气流上的通道。”其中的“气流”是指
A.西南季风B.东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
小题2:南迦巴瓦峰地区位于板块碰撞的前缘,地壳变形极强烈。关于该地区的正确表述是
A.南迦巴瓦峰是受挤压形成的背斜山
B.最适宜人类穿越喜马拉雅山的是多雄拉
C.5892高地是地垒形成的断块山
D.那木拉错是地堑形成的湖泊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浙江普陀山的磐陀石有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上下两块花岗岩巨石接缝处间隙如线,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每当夕阳西下,石披金装,灿烂生辉,“盘陀夕照”堪称普陀山奇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描述磐陀石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
B.岩浆活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海浪侵蚀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蚀
小题2:磐陀夕照的欣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移情于景,情景交融B.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C.选择位置,把握时机D.人化自然,天人合一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