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是河床底部的一种微地貌类型,一般河流中均有存在。它是流水搬运、沉积作用的一种结果。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泥沙在缓坡一侧被搬运,在

沙坡是河床底部的一种微地貌类型,一般河流中均有存在。它是流水搬运、沉积作用的一种结果。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泥沙在缓坡一侧被搬运,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沙坡是河床底部的一种微地貌类型,一般河流中均有存在。它是流水搬运、沉积作用的一种结果。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泥沙在缓坡一侧被搬运,在陡坡一侧沉积 
②泥沙在陡坡一侧被搬运,在缓坡一侧沉积
③该河流从左向右流动        
④该河流从右向左流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小题2:若该河流位于南半球,则能正确表示沙坡脊部走向与河岸位置关系的是(箭头代表河流流向,阴影代表沙坡脊部):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由题干可知图形中的微地形是流水搬运、沉积作用形成,它们的区别在于流速的大小,陡坡如遇流水长期侵蚀作用也会变成缓坡,而背向流水的一侧由于受地形阻挡,流速变小,泥沙渐渐沉积而形成陡坡。
小题2:该河流位于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河水将向左偏,左侧河流相对右侧河流流速较大,同等条件下的泥沙沉积,左侧相对于右侧偏下游微移。
举一反三
某校学生在一场暴雨后,对该县城以上的河流进行考察(路线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河流总体流向为
A.自西北向东南B.自北向南
C.自西南向东北D.自西向东
小题2:同学们在甲、乙观察点考察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①甲地附近河流水流较快
②乙地附近河流侵蚀作用较强
③甲地附近河道水流较慢
④乙地附近河流堆积作用较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波浪谷是一种红色砂岩地貌,因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被称为波浪岩,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美国西部的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交界处(36°N,112°W)发现了波浪谷,它是在较干旱的气候条件下,以内陆湖泊相为主的红色碎屑岩沉积地貌,它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湖相沉积期、上升剥蚀期、景观形成期。目前,美国波浪谷景区每天只发放20张进入许可证,我国波浪谷分布于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结合材料及图A、图B,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波浪谷的成因与美国波浪谷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省区(或自治区、直辖市)有波浪谷分布的是:
A.福建省B.陕西省C.新疆D.吉林省
小题2: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浪谷分布区明显体现了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塑造,基本没有内力作用的影响
B.波浪谷地区的红色砂岩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因此图4的做法可以大力倡导
C.波浪谷分布的地区曾经是水草肥美的地方
D.美国限制进入人口,是由于景区开发的范围太小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南极科考队员在南极大陆表面发现冰面有许多洼地、线状凹痕、垄状起伏,凸起部分边缘棱角分明,表面有窝状凹坑(如图所示)。这些冰面形态的形成原因,最主要是受(   )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温度变化D.冰川堆积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雅丹"源于维吾尔语,意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经长期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读雅丹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构成图中雅丹地貌的岩石属于
A.变质岩B.喷出岩C.侵入岩D.沉积岩
小题2:塑造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C.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拍摄于某山(75°E,72°55′S)的山麓,该地全年以偏东风为主。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图中岩石形态的外力作用有
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B.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C.地壳抬升、风力作用D.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小题2:下列有关该山所在地区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地表水运动速度慢,有利于其下渗
B.形成降水的水汽多来自于大陆内部
C.地表水缺乏,沙漠广布
D.年降水量少,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