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题。小题1: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关系不大A.中游落差小B.地转偏向力作用C.河流含沙量大D.人海口潮差小小题2:造成乙处瀑布最终消失

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题。小题1: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关系不大A.中游落差小B.地转偏向力作用C.河流含沙量大D.人海口潮差小小题2:造成乙处瀑布最终消失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关系不大
A.中游落差小B.地转偏向力作用
C.河流含沙量大D.人海口潮差小
小题2:造成乙处瀑布最终消失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地壳运动B.风化作用C.侵蚀作用D.沉积作用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甲处地处河流入海口,地貌为河口三角洲,其形成与中游落差大小无关。
小题2:造成乙处瀑布最终消失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侵蚀作用,由于河流下切侵蚀,导致瀑布消失。
点评:本题组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只要细心,不难作答。
举一反三
新安江水电站于1959年9月21日建成蓄水,两座历史悠久的浙西县城(淳安县城—贺城、遂安县城—狮城)悄然“沉入”了千岛湖底。2012年4月27日到5月1日,浙江卫视联手央视,对千岛湖水下古城之一的狮城也就是原遂安县城进行全景式的直播拍摄。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题。

小题1:本次直播选在10:00—14:00之进行,原因是
A.收视率最高B.水温高C.光线好D.风速小
小题2:国际考古把水下遗迹,包括沉船和建筑物,称为“时间胶囊”。此次水下探秘发现新安江水下古城淹没50多年后,众多古建筑依然保存较为完好,最有可能的原因包括:
①流水侵蚀作用弱 ②水底水温低于0º  ③水底水温年较差小 ④风力搬运作用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成因是(   )                    
A.风力侵蚀搬运作用B.风力搬运沉积作用
C.流水侵蚀搬运作用D.流水搬运沉积作用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样、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据此回答题
小题1: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
小题2: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④在低娃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统计图,回答题。

小题1:图示的外力是
A.流水B.海浪C.冰川D.风力
小题2:新疆的轻度侵蚀和剧烈侵蚀都很突出,是因为
A.自然环境整体性强
B.地域广阔,距冬季风源地近
C.自然环境的垂直差异显著
D.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显著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题。

小题1: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
A.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D.沙丘
小题2: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沉积
小题3: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
A.风力沉积B.冰川侵蚀C.流水侵蚀D.植物风化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