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表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图中表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图中表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形成的地貌。A表示花岗岩地区的球状风化地貌;B表示河口三角洲,为流水沉积形成;C表示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形成。D项表示沙丘,为风力沉积形成。
举一反三
下列地貌中与沙丘成因相似的是
A.黄土高原B.洪积扇C.瀑布D.海蚀柱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在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材料二),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其中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
材料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侵蚀强度划分图。
回答8—9题:

小题1: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  )
A.芬兰的湖泊
B.沙丘
C.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
D.黄土高原的沟壑
小题2:据图分析,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
A.两广丘陵B.刚果盆地
C.大分水岭D.撒哈拉大沙漠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长城西段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因素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和风化
C.水的溶蚀D.冰川侵蚀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①B.②C.③D.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回答3~5题。

小题1:图中d处的地貌类型是
A.“v”字形河谷B.洪积扇平原
C.三角洲平原D.洪积一冲积平原
小题2:关于修建a村到b村公路的方案,叙述较为合理的是
A.线路①距离短,工程量小,成本低
B.线路①路途短,难度小,经济效益高
C.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D.线路②距离长,工程量大,成本高
小题3:河流Ⅱ经过b村以后
A.溯源侵蚀加强B.侧蚀作用减弱C.堆积作用显著D.搬运能力增大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