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2011年8月某日“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遥感图像。完成小题。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台风示意图的是(   )小题2:A处的风向为 (  )A.西北B

下图为2011年8月某日“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遥感图像。完成小题。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台风示意图的是(   )小题2:A处的风向为 (  )A.西北B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下图为2011年8月某日“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遥感图像。完成小题。

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台风示意图的是(   )

小题2:A处的风向为 (  )
A.西北B.东北C.东南D.西南
小题3:此时“风云三号”还有可能监测到 (   )
A.西南出现旱情B.江南出现霜冻
C.华南出现沙尘D.东北出现寒潮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A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该台风发生在北太平洋,因此该台风应为逆时针辐合的空气漩涡,对应示意图A。
小题2:根据大气运动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出A处的风向为西南风。如下图所示:

小题3:“风云三号”主要提供天气预报,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为军事气象和航空,航海等专业气象服务等。8月西南地区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干旱少雨形成旱灾。“风云三号”能够监测旱情的发展;江南出现霜冻一般在初冬,时间不符合;华南出现沙尘
天气一般在春季,时间不符合。东北出现寒潮一般在秋末、冬春季节,时间不符合。故本题选A。
点评:本题通过气象卫星遥感图考查天气系统的判断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属于中档题目。解答时学生要注意台风发生区域及气流运转方向。同时要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举一反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题型:连线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冷锋与暖锋降雨都是在锋前
B.高压系统中心气流向下运动,形成晴朗天气
C.夏季形成的锋面是暖锋,冬季形成的锋面是冷锋
D.气旋的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射,形成阴雨的天气
下表为我国五个自治区行政中心城市气候资料表。读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夏秋降水量(mm)
冬春降水量(mm)
7月气温(℃)
1月气温(℃)
银川
165.6
37.1
23.6
-9.0

153.2
124.4
23.6
-15.4

351.5
66.0
21.9
-3.1

868.8
431.8
28.3
12.8

435.0
9.8
15.1
-2.3
小题1:城市①冬春季节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A.地面蒸发旺盛 B.西风气流影响
C.夏季风影响 D.蒙古高压控制
小题2:城市④比城市②纬度低,但7月气温低,原因是④
A.植被多B.夏季风影响 
C.海拔高D.纬度高
小题3:关于表中城市所在区域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多季节性河流
B.②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C.③区河流结冰期长
D.④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读2013年3月2 日 8时亚洲东部地面天气形势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⑤地的气压值可能是
A.1 036 hPaB.1 034 hPaC.1 030 hPaD.1 020 hPa
小题2:图示区域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A.此时华北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B.此时①地吹偏南风,风力最大
C.①―②―③地降水大致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
D.3个月后,④地盛行东南季风
小题3:图示日期后几天内
A.日出时物体影子西偏北角度增大
B.悉尼市正午太阳高度略有减小
C.北京市昼长长于三沙市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雾霾天气,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这种现象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读某城市一天中PM2.5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上图中PM2.5出现两个峰值的主要原因最合理的是
A.工业活动造成的污染
B.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
C.城市外围的秸秆燃烧
D.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扬尘
小题2:下列近地面天气系统中,有利雾霾天气形成的天气系统是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小题3:下列有关雾霾天气控制下的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的昼夜温差变大
B.清晨市中心的能见度比郊区更低
C.城市的热力环流增强
D.清晨郊区的能见度比市中心更低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7月21日,61年来最大暴雨袭击北京。据北京市民政局向民政部报送的灾情信息,暴雨洪涝灾害造成11个区(县)12.4万人受灾。雨水排泄不畅,很多车辆陷入积水之中,交通被阻断。
材料二 今年暴雨特别多,7月13日武汉暴雨;8月23日北京暴雨;8月28日哈尔滨暴雨;8月29日福州暴雨。四场雨,四座城市,无一例外,全部变身“东方威尼斯”。
小题1:材料二中四个城市出现的问题,其相同的原因不包括下列
A.降雨强度大,时间比较长
B.地势高,地形崎岖
C.城市建筑与不透水地面阻断了雨水下渗
D.一些城市排水系统设计落后甚至不合理,或排水设施老化,排水标准比较低
小题2:图中最能说明材料一中北京大暴雨成因的是

A                 B                   C                    D
小题3:逢大雨必涝,现在已成为很多大城市的通病,针对城市内涝应采取的措施是
A.扩大北京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并对现有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
B.为了节省财政支出,排水系统无需日常维修养护
C.禁止城市建设占有河道,遇河必让
D.城市内建设禁用透水性铺装层,这样可以减少大暴雨的渗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