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沿36°N的地形剖面图和图中a、b两地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1)与a地相比,b地冬季降水的特点是                       

读沿36°N的地形剖面图和图中a、b两地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1)与a地相比,b地冬季降水的特点是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沿36°N的地形剖面图和图中a、b两地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与a地相比,b地冬季降水的特点是                         ,并简述其原因。(3分)
(2)简述甲、乙两地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3分)
(3)试分析乙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3分)
(4)乙国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简述其主要原因。(3分)
答案
(1)b比a地降水量大。(1分)
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西北风南下,经过海域后增温增湿,在山地的迎风坡形成丰富的降水。(2分)
(2)①河流水量丰富;②径流季节变化大;③(上游流经山地)落差大,水能丰富;④无结冰期;⑤含沙量较小。(任答三点得3分)
(3)①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壳活跃;②多山地,地势起伏大;③气候湿润,多暴雨。(3分)
(4)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南部沿海地区) (1分)
原因:①本国矿产资源匮乏(便于进口原料);②国内市场狭小(便于出口产品);③多良港(海运便利)(任答两点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位于朝鲜半岛,而乙位于日本,冬季该地区受西北季风影响,a地区受西北风影响,降水量较少,而b地区位于日本的西北侧,为西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2)河流水文特征应从河流的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含沙量和流速、水能资源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两地的气温、降水量资料综合分析。(3)乙地为日本,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且地形起伏大,受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多暴雨,故多滑坡、泥石流灾害。(4)乙地为日本,其工业主要分布于太平洋沿海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受本国的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和本国的海运优势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经纬度位置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并能结合地形对降水量分布的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基本内容和自然地理环境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等内容分析即可,注意结合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综合分析。
举一反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将图15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类型与图16中A、B、C、D反映的气候类型连线
①                      A
②                     B
③                      C
④                      D
(2)共同影响①和②两种气候类型的因素是_______(选择填空)。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西风带    C. 东北信风带    D. 人类活动
(3)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时,②_______受影响,气候特征是_______。
(4)④地气候形成的原因是受_______的影响。
(5)①与④地的冬季气温相比,_______(填序号)气温高,除与大气环流因素有关,还与_______因素有关。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14分)

(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类型(6分)
 
②地
④地
气候类型
 
 
特 点
 
 
分布规律
 
 
(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气候中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_____地。影响①地和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分)
(3)②地常年盛行风______,该地的盛行风是______ (填字母)(2分)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4)与③地比较,①地海陆间水循环活跃,表现在                         等主要环节上。(2分)
(5)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试从大气环流分析其形成原因。(2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中的两幅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导致全球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B.洋流C.地形D.太阳辐射
小题2:对图中①②③三地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地气候的形成与地形有关B.②地7月份炎热干燥,1月份温和多雨
C.③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影响③地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是西风带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如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14分)

(1)写出下列气候类型的名称:(5分)
                    ③                    ④                    
                    ⑥                  
(2)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                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____    ___ (季节)。(3分)
(3)据图分析,⑤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    _;气候类型⑥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写出①④⑤自然带类型的名称:(3分)
                    ④                    ⑤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边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完成题。
小题1: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扩大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小题2: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   )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23.5
24.5
23.5
22.0
19.0
16.5
16.5
17.0
19.0
20.0
21.5
22.5
降雨量(mm)
118
128
113
91
59
36
26
39
63
85
121
124
德班气候观测站:29º50′S ,31º2′E 海拔:5m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