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世界两大湖泊示意图,甲、乙两湖泊的湖泊面积自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都呈缩小趋势。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1)分析甲、乙两湖湖水含盐量变化的趋

下图为世界两大湖泊示意图,甲、乙两湖泊的湖泊面积自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都呈缩小趋势。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1)分析甲、乙两湖湖水含盐量变化的趋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下图为世界两大湖泊示意图,甲、乙两湖泊的湖泊面积自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都呈缩小趋势。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1)分析甲、乙两湖湖水含盐量变化的趋势及自然原因。(4 分)
(2)面对乙地区湖洎面积不断缩小的状况,请提出一项具体的解决措施,并说明理由。(3 分)
答案

(1)甲湖含盐量变大(1 分),原因是甲湖注入河流带来盐类物质,湖水蒸发,盐分积累(1分);乙湖
含盐量变化较小(1 分),原因是乙湖湖水有进有出,不利于盐分积累(1 分)。
(2)a.退耕还湖。(1 分)可使耕地变为湖泊,扩大湖泊面积,蓄积更多湖水。(2 分)
b.植树造林。(1 分)上游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缓解湖泊淤积,进一步缓解湖泊面积的缩小,同时注入湖泊的水量更为稳定。(2 分)
c.发展节水农业。(1 分)可以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增加入湖水量,扩大湖泊面积。(2 分) (只答其一即可得 3 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仔细读图,结合当地基础知识进行分析。由图可知甲湖是咸海,位于中亚地区,属于内流湖。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陆地注入河流带来盐类物质进入湖泊,湖水蒸发,盐分在湖中积累,所以含盐量不断增高。乙湖是洞庭湖,属于外流湖。该湖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湖泊水量较大,而且与长江相通,湖水有进有出,不利于盐分积累,含盐量变化较小。
(2)本题要结合乙地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乙地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有围湖造田,所以要退耕还湖。使耕地还原为湖泊,扩大湖泊面积,蓄积更多湖水。另一原因是泥沙淤积。所以应在湖泊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从而缓解湖泊淤积,进一步缓解湖泊面积的缩小,同时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使注入湖泊的水量更为稳定。第三是应发展节水农业。可以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增加河流入湖水量,从而也可以扩大湖泊面积。
举一反三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典型植物示意图,这种植物高度不足50 cm,但根系却在20 m以上。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该植物生长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其生长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B.能源紧缺C.水土流失D.洪涝灾害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小题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历史上由于植被破坏,加上降水变率大,导致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这体现了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整体性C.稳定性D.周期性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变化,其中水是比较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读图,按方框Ⅰ、Ⅱ、Ⅲ顺序相应内容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蒸腾加强         ③库区蒸发量增大   
A.①③②B.②①③C.①②③D.③②①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1997年,149个国家与地区的代表在东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方会议并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协定书》,但2012年美国政府以“减少排放量会影响美国经济”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同样的义务”为借口,拒绝执行该协定。
材料二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孕育出备受瞩目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第一项第一款指出,依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考虑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与会各方同意长期合作,共同行动,把“减排温室气体”作为全球长期目标。
材料三    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看着不断融化的冰川,高兴得手舞足蹈;而远隔数万千米的图瓦卢人,却越来越日夜难眠,北极不断融化的冰川就像一个个巨型炸弹,随时都会将他们轰入海底永远再难见蓝天。 
(1)材料二中“巴厘岛路线图”第一项第一款指出的内容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美国以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同样义务为借口,拒绝在协定书上签字,违背了        原则。(4分)
(2)设计一个联系框图以表示下列选项之间的相互关系(框内填写字母代号)。(10分)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面出现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3)上面的联系框架图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_性特征。(2分)
(4)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4分)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上升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柳树树枝提前抽芽                        ④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增加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减轻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