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回答 下列各 题。小题1:甲最有可能是  (  )A.热带雨林B.温带草原C.常绿阔叶林D.常绿硬

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回答 下列各 题。小题1:甲最有可能是  (  )A.热带雨林B.温带草原C.常绿阔叶林D.常绿硬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回答 下列各 题。

小题1:甲最有可能是  (  )
A.热带雨林B.温带草原C.常绿阔叶林D.常绿硬叶林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形成了该地域分异规律
C.其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由图形可知该地年均温约为15℃左右,年降水量在400mm~500mm之间,再加上图形下面的植被带分布特征(符合大陆西岸的植被分布特点),可判断甲地为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选项D正确。
小题2:图中自然带“苔原带-针叶林带-混交林带-阔叶林带-常绿林带-荒漠带”,的分布特点可知符合大陆西岸由低纬度到高纬度的分布规律,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为热量。选项A正确。
举一反三
下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甲、丁两地气温相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C.丙、乙、甲D.丙、甲、乙
小题2: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C.阳坡和背风坡 D.阴坡和迎风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
A.温差逐渐变小B.气候的海洋性越来越强
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D.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
小题2: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的变化所体现的规律是
A.受暖流影响的经度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部分地理事物数量的纬度差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符合上图所示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是
A.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多于北半球B.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
C.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少于中纬地区D.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少于草原地带
小题2:结合图中的信息判断,世界特大城市数量纬度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
A.气候、土地资源的差异B.生物、土地资源的差异
C.矿产、生物资源的差异D.气候、矿产资源的差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当山体达到一定高度时出现的森林分布上限叫高山林线,它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影响林线高度的主要气候因素是温度和降水。下图是某区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长江入海口附近地区的林线分布高度大约是
A.2500mB.3000mC.3500mD.4000m
小题2:据图分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林线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我国横断山区林线高度变化最快
C.影响甲处林线向北凸主要因素是降水 
D.林线高度与温度和降水都呈正相关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42°N附近我国某山地北坡自然带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地1800米以上的岳桦林是一种匍匐状生长的森林,以下不属于其生长习性的是
A.耐旱B.耐寒C.抗风D.耐贫瘠
小题2:甲、乙为两大著名水体,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湖的成因与云南昆明滇池类似
B.甲湖及其周边冬季不适合开展冰雪运动
C.乙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于甲湖
D.乙河流域地区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为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