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下图回答问题。(l)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

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下图回答问题。(l)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l)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答案
(l)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
(2)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3)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成下降趋势。
解析
(1)a地区为中国东北,农业存在的问题是水土流失,黑土带土壤肥力下降,土层变薄,因此要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水土,增施有机肥,倡导秸秆还田。
(2)通过读图可知b、c、d分别为浙江、福建、广东省,主要分布在浙闽丘陵、两广丘陵,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位于东南沿海人口密度大,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工业用地增加,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非农业用地比重大,所以人均耕地减少。
(3)本题主要是审题读图,把图上的信息变成文字总结出来。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成下降趋势。
举一反三
阅读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示意图和部分区间列车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990年12月,新亚欧大陆桥开通后,在促进亚欧经济合作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陆桥东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等因素,陆桥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建设中的宁(南京)西(西安)铁路将形成以上海为“东方桥头堡”的新的铁路大动脉―“新亚欧大陆桥南干线”,它将把东亚和西欧连接起来,把陆桥建成潜力巨大的洲际链和连接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轴。


(1)目前乘火车从南京至西安,按最近线路走必须经过江苏的铁路枢纽城市是____,全程约____千米,一般特快列车需运行____小时。
(2)5月20日8时15分西部地区农业机械订货会将在西安举行,南京某机械厂李厂长须准时出席会议推荐本厂的产品。因生产繁忙李厂长19日下午2:00还要召开本厂中层以上干部会议,然后赶乘当日列车前往西安。请你根据他的实际情况,为他选择最合适的车次。
(3)宁西铁路建成后,将联系的我国南北向铁路千线,自东向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宁西铁路的建设开通,将会产生哪些积极的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问题。(14分)

(l)全国四大牧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内蒙古自治区最高,原因是什么?(6分)
(2)内蒙古森林总面积约1406.6万公顷,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n%,居全国第二位,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什么地方?内蒙古的南部和东部边缘“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有哪些?(4分)
(3)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其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此图为____工业基地图。(2分)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7分)
河流①____;铁路②____线,③____线;矿产地④____;海洋⑤____;核电站⑥____:商品粮基地⑦____。
(3)本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____;区内有丰富的资源,雄厚的____,统一的电网;区内有发达的____。本区已形成了以⑧____、⑨____和⑩____为中心的工业“金三角地带”。(6分)
(4)本区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2分)
A.能源缺乏B.科技落后C.水源不足D.交通不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左下图是某城市1966 ~ 1996年发展示意图,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题。

小题1:.左图反映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   )
A.城市人口比重增加B.城市总人口增加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D.城市道路网密集
小题2:.影响左图中大型批发市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
A.市场最优B.交通最优C.服务最优D.环境最优
小题3:.某房地产商欲开发左图中EF沿线房地产,预先调查了沿线地价,右图中能正确反映EF沿线地价变化的曲线是 (   )
A.①B.②C.③D.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近年来,图示地区甲、乙河流域“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水多、水少”指旱涝灾害频繁,“水脏、水浑”则与污染和水土流失密切相关。
据统计,图中A省现已有水土流失面积达2.64万平方千米,占该省总面积的19%,主要集中在A省西部和南部地区。这些地区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现象普遍。据不完全统计,A省现有坡耕地814万亩,其中坡度在25°以上的有178万亩。
(1)A省为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其南部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属于___________,简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4分)
(2)甲、乙河流域是我国旱涝灾害的多发地区。试分析甲、乙两河流域易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3)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现状多是人多地少,生活贫困。从生态建设角度看,应采取哪些措施遏止水土流失的加剧?(3分)
(4)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如何因地制宜,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地区脱贫致富?(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