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17--18题。小题1:关于我国第一次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总数一直递增而且增幅越来越大B.人口总数一直递增但增幅一次比一次小C.

读图,回答17--18题。小题1:关于我国第一次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总数一直递增而且增幅越来越大B.人口总数一直递增但增幅一次比一次小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图,回答17--18题。

小题1:关于我国第一次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总数一直递增而且增幅越来越大
B.人口总数一直递增但增幅一次比一次小
C.第二次到第三人口普查期间人口总数迅速增加,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迅速增加
D.增幅从第三次开始呈下降趋势
小题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提高人口增长率
B.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
C.降低人口死亡率
D.控制人口性别比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人口普查的结果判断人口总数在不断增多,但是增幅从第三次开始呈下降趋势。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我国劳动力的比重将降低,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举一反三
图5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与少年儿童年龄系数示意图。其中A为发达国家老年人口年龄系数(一定时期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第8题。

由图可知
A.B为发展中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
B.2020年世界上的老人将多于少年儿童
C.1990年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系数首次超过少年儿童人口系数
D.2050年世界老龄化程度有不断降低的变化趋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人口再生产模式简略示意图,回答1~2题。
小题1:引起Y时期人口出生率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增长与衰退周期性波动B.全球气候冷暖周期性波动
C.国家人口政策的周期性波动D.全球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周期性爆发
小题2:X时期社会刚处在 ( )                                              
A.由畜牧业向定居农业转变B.由农业向传统工业转变
C.由农业向手工业转变D.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图中A、B两股气流都能长驱直入,试解释原因。(4分)
(2)简要分析A、B两气流性质的成因及其对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影响。(4分)
(3)图示地区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高,但很多大城市及特大城市市中心区白天人口集中,而夜晚却人流稀少,人口密度甚至不及白天的十分之一,称为名副其实的“空心城”,试分析原因。(4分)
(4)图中联系两地的海上通道叫北大西洋航线,造成此航线不安全的自然因素有哪些?(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其中城镇人口为66557万人。自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0.57%。图9中四幅图是我国1953、1982、2000、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的金字塔图,图10中A、B两点是2000、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19~20题。


小题1:根据统计数据,正确的判断有
A.图13中②图表示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
B.图13中④图表示1982年人口普查结果
C.图14中B点表示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
D.图14中A点与图13中③图相对应
小题2:第六次人口统计数据表明我国
A.城市化发展迅速,已进入成熟阶段
B.已进入人口低速增长阶段
C.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不足
D.计划生育政策效果显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16和图17分别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转移的流向(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2,完成下列问题。(16分)
(表2)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流出
省(市)
贵州
四川
湖南
江西
河南
安徽
其他[
占总量比重(%)
6.1
16.1
10.6
8.6
8.3
10.6
39.7
流入
省(市)
福建
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
广东
其他
占总量比重(%)
5.6
5.6
7.2
5.6
8.9
35.5
31.6

(1)据图,分析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6分)
(2)椐表2,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4分)
(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