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2002年末统计共有人口500万,2003年内共计死亡6万人,出生5万人,迁出20万人,迁入40万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某城市2002年末统计共有人口500万,2003年内共计死亡6万人,出生5万人,迁出20万人,迁入40万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城市2002年末统计共有人口500万,2003年内共计死亡6万人,出生5万人,迁出20万人,迁入40万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0.2%B.1%
C.-0.2%D.3.8%
小题2:有关该市人口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市人口总数在减少
B.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C.从人口数量变化方面看,该市不可能位于中国
D.该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呈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型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

小题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万/500万×100%。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该市自然增长为负增长,但是人口大量迁入,导致人口总数增加,该地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该地区应位于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可能类似。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举一反三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2007年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最有可能位于非洲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目前社会保障负担重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小题3:未来将面临劳动力短缺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是“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及人口抚养比变化图”,人口抚养比是指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的非劳动年龄人口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及人口抚养比 曲线分别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②①③
小题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2020年后我国的环境压力继续增大
B.2012年左右我国社会负担将达到最大
C.我国劳动力总数与人口总数同比例增加
D.2025年后我国人口抚养比提高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导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6分)人口和城市化问题一直是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20l0年4月,美国开展新一轮人口普查工作。2010年11月,中国开始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等。这引发了世人对中、美两国及世界人口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2000年、2050年(预测数据)我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图。

材料二 美国人口增长及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

材料三 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

材料四 美国人口构成情况。

(1)根据材料一中2000年的数据分析,A、B、C三个年龄段人口比重较小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分析,2050年与2000年相比,最突出的人口问题及可能带来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二、三、四,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的特点。(12分)
(4)据统计,全世界科技移民的40%被吸引到了美国,在全美从事科学和工程项目工作的人员中有72%出生在发展中国家。试说明当今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及最主要的原因并分析人才迁移的影响。(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指标。“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做好,“十二五”人口计生事业发展规划意义重大。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不属于人口规划的范围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控制人口数量B.提高人口素质C.调整人口结构D.统计人均收入
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这次普查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的总人口数约为13.7亿          ②我国的总人口数约为13.4亿
③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④年平均增长率为1.27%
⑤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2
⑥各少数民族人口占8.49%              ⑦城市化比重69.68%
A.①③⑤⑥B.②④⑤⑦
C.①③⑤⑥⑦D.①④⑤⑥
小题2:图中①点表示2000年我国的年龄构成,则能反应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点是:
A.②B.③C.④D.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