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18分)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18分)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18分)
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

(1)写出该区域中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的两个省区A________、B________(写简称)。(4分)
(2)图中显示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____________,从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入手,试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3)分析图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4分)
(4)该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_______(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
(1)湘 赣
(2)广东省  气候宜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人口的环境容量大。
(3)①地区间收入差距(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②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③户籍制度的改革。
(4)变小 ①通过区域间合作,环境条件得以改善,人口容量变大(或理论承载密度变大);②通过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
解析

试题分析:(1)直接根据图示的省区分布判断,我国中部经济地带包括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9省区,在图示区域有分布的只有湘、赣两省。(2)直接根据图例“部分省区的人口承担状况”分析人口承担稀疏越低,人口负担越轻。(3)图示区域人口主要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即有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迁移,故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该地区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4)通过区域经济合作,该地区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将输出劳动力,或通过区域的资源开发,理论人口容量将变大,则人口承载状况将变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②掌握人口承载状况的判断依据;③掌握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和原因;④掌握区域合作对区域理论人口容量和实际人口数量的影响,进而判断对人口承载状况的影响。注意推理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8分)
近年来,“民工荒”的惊呼之声占据了媒体的大幅版面。“广东缺100万民工”,“珠三角惊呼民工短缺”。
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和4个市的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有关领导都认为广东省劳动力市场仍是供大于求,就业难与个别企业招工难并存,“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同在;而且表示,广东省的确缺少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但是从来不缺少普通民工。
由于劳动力市场仍然供大于求,许多民工在城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纷纷打道回家。
“回流”,不是自动离弃造成的荒缺,而是被动淘汰后的黯然退出。只是在他们退出之后,高素质的、能满足现实需求的民工尚未及时补上。
由此笔者想到社会学家孙立平的“断裂社会”理论。他认为中国目前的社会是一个断裂的社会,断裂的各层处于不同的发展时代,新创造出的工作位置并不会给失业或下岗者提供多少就业的机会。就拿这次“民工荒”来说,在民工和高素质劳动者之间,又形成了断裂,这是一种“知识断裂”。“断裂”的社会,使经济状况悬殊的各阶层无法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因此导致“知识断裂”。而“知识断裂”的结果之一,就是民工“回流”,就是“民工荒”惊呼。“民工荒”是假的,“知识断裂”的残酷现实却是真真切切的。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三条)(3分)
(2)造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民工的盲目流动给城市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造成民工“回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你认为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改变由“知识断裂”而导致的“民工荒”?(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 “20世纪世界及部分地区人口增长状况”,回答题

小题1:人口自然增长状况属于①地区的国家是:
A.英国 B.中国
C.埃塞俄比亚 D.印度
小题2:图中②表示世界人口增长状况,据图可知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为:
A.先上升后下降 B.逐渐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D.逐渐下降
小题3:依据③地区在1990~1995年期间的自然增长率可以判断,该地区:
A.人口增长迅速B.出现老龄化
C.属于高低高型D.出现负增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生态环境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②③B.②④C.③④D.④⑤
小题2:表示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人口迁移的有:
A.①②B.③⑤C.②④D.②⑤
小题3: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最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A.中国、蒙古B.澳大利亚、新西兰C.墨西哥、美国D.法国、德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