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每空2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由图中数字可知,四大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是         地区。(2)A、D两区的天然分界线是         

(26分,每空2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由图中数字可知,四大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是         地区。(2)A、D两区的天然分界线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每空2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由图中数字可知,四大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是         地区。
(2)A、D两区的天然分界线是         
(3)A区能源资源优势是                     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是        
(4)D区矿产资源优势是               ,能源优势是         
(5)B区的城市集中分布是         沿岸平原、           ,以及铁路沿线工矿区。
(6)C区城市多分布在                 ,聚居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族,能源优势是                        
答案

(1)C
(2)秦岭―淮河
(3)煤炭  石油  小麦
(4)有色金属  水力
(5)河流  绿洲
(6)海拔较低的河谷  藏  地热,太阳能,水力(任选两个)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中数字可知,四大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是C青藏地区。
(2)A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两区的天然分界线是秦岭―淮河。
(3)A区能源资源优势是煤炭和石油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4)D区矿产资源优势是有色金属,能源优势是水力。
(5)B区的城市集中分布是河流沿岸平原、绿洲,以及铁路沿线工矿区。
(6)C区城市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聚居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藏族,能源优势是地热,太阳能,水力。
点评: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举一反三
读下面的四幅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回答3、4题。

小题1:四省区中,纬度最高的是: (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四省区中,人口密度最高的是: (    )
A.①B.②  C.③D.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该图是我国甲、乙两省(区)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1题。

甲、乙两省(区)名称及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搭配正确的是:(     )
A.新疆、四川——气候和地形B.湖南、宁夏——地形和水源
C.新疆、四川——水源和地形D.西藏、内蒙古——气候和植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按常住人口分布,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据此材料,回答17--21题。

小题1:材料提到的五个省中,属于中部地带的是( )
A.山东省B.河南省C.四川省D.江苏省
小题2:下列特征符合如图所示W省情况的是( )
A.与河南、江苏省相邻B.亚热带常绿林广布
C.水能资源十分丰富D.水资源比较紧张
小题3:材料提到的五个省中,目前省内边远地区产业集群效应比较典型的是如图中的( )
A.P省和K省B.N省和W省C.G省和H省D.H省和N省
小题4:K省向N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   ②资金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5:产业转移对N省的有利影响是( )
①优化产业结构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提高城市化水平    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的数据变化表,回答2题。
 
人口总数
(亿)
城市化
(%)
性别比
1-14岁人口比重(%)
≥60岁人口比重(%)
文盲率
(%)
流动人口
(万)
第五次
12.658
36.22
106.74
22.89
10.33
6.72
14440
第六次
13.397
49.68
105.20
16.60
13.26
4.08
26139
小题1:从表中可以得出,在各类的人口中,绝对数增长最大的是
A.城市人口B.女性人口C.老龄人口D.流动人口
小题2:下列关于近10年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正确的叙述是
A.男性人口数量在减少B.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最快
C.人口结构在不断优化D.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还偏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木桶效应 (组成本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3~5题。

小题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
A.8000B.10000C.6000D.4500
小题2:如果用a表示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A.a<b<cB.c<b<aC.b<a<cD.a<c<b
小题3: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D.内蒙古——水资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