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表示目前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则三者关系是A.a<b<cB.c<b<aC.b<a<cD.a<c<b

用a表示目前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则三者关系是A.a<b<cB.c<b<aC.b<a<cD.a<c<b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用a表示目前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则三者关系是
A.a<b<cB.c<b<a
C.b<a<cD.a<c<b

答案
C
解析
中国的人口数量约13亿,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大约8—9亿,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三者的关系是b<a<c。正确答案选C。
举一反三
下表为某岛国人口数量的相关信息,能体现其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45万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5万
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30万
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35万
A.45万、25万    B.25万、30万   C.30万、35万    D.45万、35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原上而不是平原地带的原因是(  )
A.巴西高原上物产丰富B.高原上土壤肥沃
C.高原上水资源丰富D.热带地区的高原上气候适宜,免受疾病困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纸上每题相应的位置,将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小题1:当今世界各国都已进入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
小题2:一般情况下,城市的等级越高规模越大。
小题3: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企业应加大技术投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
小题4:同一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小于人口合理容量。
小题5: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经济收入是人口移动的主要拉力因素。
小题6:世界各地运送到海地的抗震救灾物资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航空运输。
小题7:在城市化过程中,第一产业吸引了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
小题8:某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是由当地的政策决定的。
小题9:工业区都是由政府有意规划建设而形成的。
小题10:公平性原则是指同代人、代际人之间,不同国家之间对可持续发展所尽义务应公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32—33题。
小题1: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B.人均物质消费量C.资源总量D.人均精神消费量
小题2:下列有利于提高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是
A.提高生活水平B.鼓励生育
C.鼓励向国外移民D.发展生产力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据此回答34-35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面“人口相等的四座城市某年人口变动资料图”,完成38—39题。

小题1:有关这四座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①<③<②<④
B.人口自然增长率①>③>②>④
C.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是④
D.人口数量增长最少的是③
小题2:①城市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口问题,其原因可能是:
A.实行计划生育
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预期寿命延长
C.鼓励晚婚晚育
D.已进入“低低低”的增长模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