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1:《中国改革报》2006年6月28日报道,近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在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生态环境总体上也出现了不断恶化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1:《中国改革报》2006年6月28日报道,近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在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生态环境总体上也出现了不断恶化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中国改革报》2006年6月28日报道,近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在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生态环境总体上也出现了不断恶化的现象。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发展中考虑环境承载力,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材料2:新华社北京2006年6月28日电:铁道部提出“青藏铁路在建设中是环保线,在运营中也是环保线”,防止急剧增加的人流物流对高原环境产生污染和影响。
材料3:新华网2006年7月11日电:青藏铁路通车后,7月1一10日乘火车进藏游客每天达到1700人左右,进藏共计19392人,出20398人,全区共接待7.8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6%,还有上升趋势。
(1)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判断,下列国土空间属于禁止开发的是
A.东北的湿地B.内蒙古的草原
C.华北的耕地D.南方低山丘陵
(2)青藏铁路的建设需要克服的主要自然困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藏地区地广人稀,而我国东部地区则地狭人稠,是否可以大量向青藏地区移民?为什么?
答案

(l)A
(2)高寒缺氧       冻土广布             生态环境脆弱
(3)不可以。因为青藏地区虽然地广人稀,但脆弱的自然环境使得环境人口容量相对较小,不适合大规模移民。
解析
东北地区的湿地在建国后被大量开垦为耕地,严重破坏了东北的生态环境,现在国家禁止开发湿地资源。内蒙古的草原、华北的耕地和南方低山丘陵都应属于限制性开发区。青藏地区环境特殊,过去一直没有修建铁路,很大程度上受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限制,主要有高寒缺氧、冻土广布和生态环境脆弱。虽然青藏地区地广人稀,但脆弱的自然环境使得环境人口容量相对较小,不适合大规模移民。
举一反三
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有关问题。

(l)图中A因素表示___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2)图中B因素表示________,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动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动________的变化。
(3)图中C因素表示人口的____,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4)图中D表示____,目前对地球上D的估计,有三种学说,即____说、____说和____说。你赞成哪种学说并说出赞成的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京市2006年9月13日最新发布的《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中透露2006年至2007年是北京市水资源最紧张的时期,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每年净增人口不宜突破20万人。材料反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
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C.地区开放程度
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人口司用妇女总和生育率预测人口发展。假定全球每个妇女总和生育率在两个小孩的水平上,每年人均消耗粮食400千克,则2050年、2150年全球人口和所需粮食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1)总和生育率即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中国的人口发展是否应该与联合国人口司预测的总和生育率持平?为什么?
(2)分析提高环境承载力的措施有(至少写出三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统计图。

材料二“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贫困人口最多,总计2000万左右,1999年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贫困人口不足100万。
(1)材料一反映出1990~2000年间我国人口分布发展的趋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简析川、滇、黔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3)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
人口迁移?并说明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的报告认为,将全球人口稳定在110亿或略多一些,可以使地球上的人维持合理健康的生活。据此回答
小题1: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决定于空间环境的大小
B.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C.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提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
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小
小题2:有关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①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
②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使可耕地的总数和人均耕地呈继续减少的趋势③我国最大环境人口容量在16亿左右④目前我国人口与环境处在良性循环阶段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