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大,图中四城市相对处于不利区位的是A.AB.BC.CD.D小题2:受地形、河流等条件影响.下列城市与B城市形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大,图中四城市相对处于不利区位的是小题2:受地形、河流等条件影响.下列城市与B城市形态最接近的是小题3:若图中铁路线为京九铁路线,则与C城市区位最接近的是 |
答案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C |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位条件。 小题1:根据图示,B位于两河交汇处、C位于铁路与河流交汇处、D位于河流入海口,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而A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落差大,故相对处于不利区位。 小题2:图示B位于两河交汇处,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 小题3:京九线与长江交汇于九江。 |
举一反三
石家庄市原来不过是获鹿县的一个小村庄,1907年正太铁路建成通车并在石家庄设立站点。后来又有两条铁路在此与正太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成为人口超过百万的河北省行政中心。而获鹿县仅为县级市。据此回答下题。 石家庄市发展成为拥有百万以上人口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 B.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 | 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 | D.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 |
|
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题。 a、b、c、d四城市沿河分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是 |
该图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某原始村落的平面复原示意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16—17题。
小题1:下列关于此原始聚落的评价,不合理的是A.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原始聚落已经有了原始的功能分区 | B.图中壕沟主要是出于防御功能而修建的 | C.图中居民区位于河流附近,容易受到河流洪灾的影响,所以布局在区域③处更为合理 | D.图中聚落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 小题2:下列关于此原始聚落居民区布局的论述,不合理的是A.居民区选择修建在了与河流距离较近的阶地上,既可以 减少河流洪涝灾害的影响,又可以满足居民对淡水的需求 | B.位于山前平原区,土壤肥沃深厚,便于发展农业 | C.位于河流周围,便于从河流中直接获取食物,例如各种鱼类 | D.以上说法均不合理 |
|
徽州古村聚落形成最初是南宋以前的中原世族南迁、聚族而居形成。后随人口增长,至明中叶时期耕读文化盛行,至清中叶科举入仕和徽商兴起,徽州社会经济文化勃兴鼎盛,古村落遍及乡野。这一过程经历了内部裂变、迁移、择地而居等一系列过程。读下图回答第1题。
一般而言,乡村聚落的环境容量是与当时的农业规模及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的。古徽州人均耕地南宋时人均15亩,元代降至4亩,明万历2.2亩,清康熙1.5亩,而同期的古村落发展却从稳定发展走向了鼎盛发展,其主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丘陵山地的改造,土地生产力大增 | B.文化的发展促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增,对丘陵山地立体开发利用 | C.前期的发展依赖本地土地资源,后期的发展是依赖其他资源 | D.徽州地区资源丰富,耕地多水面多,环境容量大 |
|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201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读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回答21-23题
小题1:深圳和喀什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A.河流众多 | B.科技发达 | C.地理位置优越 | D.交通发达 | 小题2:甲、乙两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A.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 B.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 C.甲、乙两地区城市都沿交通线分布 | D.甲、乙两地区城市都沿矿区分布 | 小题3:阿克苏号称“中国长绒棉之乡”,与我国其他四大产棉基地相比,其突出优势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B.热量充足 | C.降水较多 | D.土壤肥沃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