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江苏省2009--2020区域规划城市体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各城市服务范围相同B.随着交通的发展,城市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C.南

读江苏省2009--2020区域规划城市体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各城市服务范围相同B.随着交通的发展,城市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C.南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江苏省2009--2020区域规划城市体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各城市服务范围相同
B.随着交通的发展,城市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C.南京的服务范围包括本省及周边省区
D.二级中心城市全部位于苏南
小题2:目前苏南的城市化水平远高于苏中、苏北,主要原因是苏南
A.矿产丰富,人均占有量大
B.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C.科技先进,经济发达
D.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丰富

答案

小题1:BC  
小题2:B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图中各城市等级不尽相同,其服务范围也不完全相同。随着交通的发展,城市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南京的服务范围主要包括江苏省及附近的安徵省部分地区。图中二级中心城市人口达400-700万人,在本图中还包括苏北的徐州市。
小题2:此题联系江苏省乡土地理考查城市化,此类试题既要掌握城市化的相关知识,又要联系江苏省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苏南的矿产资源没有丰富,人口密度大,人均占有量更少;苏南人口众多,而土地资源不及苏中、苏北地区,且苏南地区多低山丘陵,可耕地更少,而苏中苏北以平原为主,土地资源更丰富。目前苏南的城市化水平远高于苏中、苏北,主要由于苏南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先进,劳动力素质高。
举一反三
2012年11月“十八大”会上,许多代表提出城市规划应突出改善民计民生。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分布略图(下左图)和该城市产业变化图(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A处建设大型批发市场的主要原因是                          。(2分)
(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适宜建造高档住宅区的是                              ;理由是                                                                  。(4分)
(3)描述该市1993年至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情况,此种变化对劳动力的需求有哪些影响。(3分)
(4)近年来该市成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输出地之一,试分析产业转移对该市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兰州地处黄河上游,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市区南北群山环抱,海拔约1600m。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同时兰州也是中国西北第二大城市、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材料二:兰州市域和城区略图。

(1)兰州的农业呈半环状分布,其中近郊农业以___ ___为主,远郊农业以___ ___为主。简要分析形成近郊农业结构的主要原因。___ ___(6分)
(2)兰州城市形态明显呈带状分布,其形成因素主要是___ ___和___ ___。(2分)
(3)兰州石油化学工业是西北地区炼油工业和石化工业的“摇篮”。一般而言,炼油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接近___ ___;简要评价兰州石化选址在西郊对主城区的影响。___ ___(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地区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数量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该地图示时期城市人口与发展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1990年之后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B.乡村人口比重1978年最低
C.2000年城镇人口比重超50%
D.该地目前城市化处于快速增长时期
小题2:解决该地城市化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①建立新城和卫星城,开发新区  
②发展立***通,加强交通管理
③加强住宅建设,合理调控房价  
④加强绿化建设,拓展绿色空间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京和深圳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对比较为明显的两个城市,下表是有关两城市城市化的统计数据表 (城市化率等于暂住人口和户籍非农人口之和与总人口的比值)。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材料所示时段,北京和深圳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
A.城市人口增长都以户籍非农人口为主
B.城市化水平都快速持续增长
C.深圳城市化速度远快于北京
D.深圳城市人口超过北京
小题2:材料所示时段,深圳城市化异于北京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基础B.政策和经济发展方式
C.城市建设规模D.腹地的大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4分)阅读江苏省的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江苏省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材料2 江苏省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 比较江苏省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有何不同。(4分)
(2)干旱是甲乙两地共同面临的自然灾害,请分析两地干旱时间和成因的差异。(8分)
(3)乙地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之一,但近年来该地农业用地的面积减少,请为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4)结合材料2描述江苏1997-2007年资本、劳动力、技术创新等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特征和差异。(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