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图中数字是排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图中数字是排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图中数字是排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前30名城市个数达到5个的省级行政区              (  )
A.均位于南方地区 B.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C.均以重工业为主D.均以传统型工业为主
小题2: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  )
①自然条件 ②旅游资源 ③城市建筑 ④生态环境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前30名城市个数达到5个省级行政区为广东、江苏和浙江,属于东部经济地带,故选B。
小题2:西北地区不宜居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条件如水资源的短缺,另外就是气候干旱、生态脆弱,故选C。
点评:本题组以2006年中国200个宜居城市为背景,考查区域的划分指标,及城市形成发展中的区位因素评价,对比分析宜居城市与不宜居城市的区位条件差异,就可得出答案。
举一反三
上海原是一个小渔村,自清朝开埠以来,工商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商业中心和港口。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上海市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
A.位置优越B.地形平坦C.气候温和D.劳动力充足
小题2:下列不属于上海的区位优势的是( )
A.广阔的经济腹地B.高素质的劳动力
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D.矿产资源丰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衡量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多少
B.城市数目的多少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城市面积的大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城市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⑴图中A处的土地利用方式最有可能是            用地,它可能发展成为         
(功能)区,其主要原因是                                          。(4分)
⑵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1)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 (图2),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加速发展B.城市郊区化
C.逆城市化D.城乡差别拉大
小题2: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
A.③时段B.④时段C.⑤时段D.⑥时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该图为我国南部沿海某地区海港及其腹地关系的示意图,图中圆圈大小代表其人口的规模。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1和P2有各自的服务范围,彼此并不重叠
B.P1和P2的服务范围以各自为中心,均衡地向四周扩展
C.P1的服务人口大于P2
D.所有运输干线都是因为城市之间发展需求而兴建
小题2:图示高速公路的主要影响是 (  )
A.P1港腹地范围扩大,窗口作用加强
B.P2港腹地范围缩小,经济衰退
C.M1、M2城镇经济区位明显改善
D.M2城镇将成为区域经济中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