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9表示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读图回答16~17题。小题1: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A.2级B.3级C.4级D.5

图9表示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读图回答16~17题。小题1: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A.2级B.3级C.4级D.5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图9表示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读图回答16~17题。

小题1: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2级B.3级C.4级D.5级
小题2:该区域城镇体系构成的主要条件是
A.城镇之间形成了交通网络
B.各城市功能基本相同
C.该地区经济发达
D.该地区城市化水平高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图中有最高级的城市上海,南京都市圈有省会城市,然后省辖市,然后是县。总共包含3级城市体系。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该区域城市体系形成,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紧密主要条件是城镇之间形成了交通网络。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举一反三
图15为某城市交通、工业区分布图(运河流向大体自南向北),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描述图中工业区的分布特点,指出影响其分布的共同条件。(5分)
目前,该市某化工厂计划从南部传统工业区迁至北部远郊区。
(2)分析该化工厂搬迁的合理性。(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图16、图17分别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气象干旱分布图和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2011年春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降水量为19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1%,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年份。6月3日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平均降水量比历史同期偏多3成至5成。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常出现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3)试分析这些城市暴雨成灾的原因。(3分)
强降雨可能诱发长江中下游部分山区发生次生灾害。
(4)列举长江中下游山区发生次生灾害的类型,指出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图18,回答下列问题。(9分)
 
(1)简述我国的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3分)
(2)以甲、乙、丙任意一个城市为例,说明其对外开放的主要区位优势。(3分)
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3)说明喀什与其他经济特区相比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表2为2003年~2009年南通市人口变化情况表。据此完成23~24题。
表2
年份
常住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万人)
2003
748.38
290.37
2004
745.78
325.16
2005
732.28
326.60
2006
724.93
339.99
2007
717.95
348.92
2008
714.77
359.17
2009
713.37
375.95
小题1:表2资料说明南通市
A.城市化水平在不断上升
B.城市化速度在不断加快
C.2007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
D.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正不断上升
小题2:城市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内涝增多
B.地下水位上升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降水减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表示“中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发展变化过程”,读图完成39-40题。

小题1:图中表示中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D.④③②①

 

 
小题2:关于两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错误叙述是                      
A.目前中国的工业化率高于日本
B.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低于日本
C.两国的城市化都是伴随着工业化而进行的
D.中国工业化率的变化受国家政策影响比日本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