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C.

小题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题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小题2: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建设用地增加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D.未利用地增加

答案

小题1:BC  
小题2:A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本题较为简单,从图中数据可直接选项B、C正确。
小题2:种植粮食的用地也属于耕地的范畴,故排除B项;未利用土地不会增加,故D项错误;目前,造成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建设用地增加,以及生态退耕。选项A、C正确。
举一反三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6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蔬菜水果,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水源C.市场和交通D.政策和劳动力
小题2: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以下适合其“都市农业”发展的有(  )
A.观光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房地产业D.水果种植业
小题3: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蔬菜水果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十一五”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是(  )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甲(37°48′N)
乙(36°54′N)
1 月气温(℃)
9.3
4.7
7 月气温(℃)
17.1
25.7
(1)依据图中信息,推测美国棉花带分布区的气候特征(2 分)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4 分)
(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6 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地膜覆盖有保温、湿、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地膜覆盖保温、湿、土作用最迫切的地区是
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温、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使用地膜覆盖最多的季节,地球在公转轨道的大致位置是
A.自春分点向夏至点运行B.自夏至点向秋分点运行
C.自秋分点向冬至点运行D.自冬至点向春分点运行
小题2: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地是
A.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青藏地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冬季主要受
A.东北信风的影响B.东南信风的影响
C.西风的影响D.极地东风的影响
小题2:利用典型的农产品,该地可发展的工业是
A.甘蔗制糖B.蚕丝纺织C.甜菜加工D.葡萄酿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