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两图中,图甲的曲线表示年等降水量线,A所示区域是位于渭河以北的渭北黄土高原,如今这里已成为“陕西苹果”这一绿色果品的主要产区。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两图中,图甲的曲线表示年等降水量线,A所示区域是位于渭河以北的渭北黄土高原,如今这里已成为“陕西苹果”这一绿色果品的主要产区。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面两图中,图甲的曲线表示年等降水量线,A所示区域是位于渭河以北的渭北黄土高原,如今这里已成为“陕西苹果”这一绿色果品的主要产区。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保证“绿色苹果”产业的不断发展,科技人员与果农们摸索了果、畜、沼、窖、草“五配套苹果园”生态生产模式(见图乙)。分析该生产模式为什么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生产“绿色苹果”?
(2)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为什么?
答案
(1)沼渣和沼液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施入果园,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由于沼液含有大量的养分和抗生素,对影响果树生长的病虫害有防治作用,也减少了农药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了苹果无公害无污染。
(2)大面积的果树和草被,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减少旱灾的作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解析

试题分析:(1)直接根据图乙从提高资料的利用率、减轻化肥、农业的使用,保护土壤肥力和减轻土壤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方面综合分析。(2)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林果业的发展利于恢复植被,并能结合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综合性功能分析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生态农业的基本生态特征可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分析,并结合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综合分析其林果业的环境效益。
举一反三
东山镇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太湖之滨,西部山丘绵延,东部地形平坦直抵湖畔,自古为鱼米之乡。这里出产的名茶是碧螺春,采用梯田种植。这里的果园盛产橘子、枇杷、杨梅和白果。读东山镇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结合上文并读图1,东山镇的土地利用方式自西向东依次为(    )
A.①果园②稻田③茶园④淡水养殖
B.①果园②茶园③稻田④淡水养殖
C.①茶园②稻田③果园④淡水养殖
D.①茶园②果园③稻田④淡水养殖
小题2:读某地区结构图(上图),关于该农业区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农业区布局的决定因素是技术
B.该农业区的决定因素是政策
C.该农业区在济南周围有分布
D.该农业区在广州周围有分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大城市周围形成了“菜篮子工程”和“乳畜带”,影响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条件好B.政策措施C.市场需要D.土壤肥力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2000年粮食生产效率表,根据表,回答题。

小题1:表中所示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的是
A.西北省份B.西南省份C.东南省份D.东北和新疆
小题2: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人量最低,人力效率最高,反映出
A.农业生产落后B.劳动力科技素质高
C.机械化水平高D.气候条件优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为“某年江苏省某县农产品产值构成表”,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水源C.市场和交通D.政策和劳动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垦殖指数是指一个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下表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据表,回答题。
  项目
地区  
垦殖指数(%)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公顷/人)
1950年
2000年
1950年
2000年
亚洲
14.7
17.5
0.31
0.14
欧洲
31.3
28.8
0.38
0.27
北美洲
12.0
12.4
1.31
0.81
非洲
5.8
6.3
0.87
0.27
大洋洲
2.0
6.0
1.21
1.84
拉丁美洲
4.3
6.8
0.53
0.30
世界
9.7
11.0
0.51
0.26
小题1:亚洲的垦殖指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
A.地形多种多样,以平原为主B.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较少
C.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D.农垦历史悠久,人口数量最多
小题2:2010年与1950年相比(  )
A.欧洲因人口增长较快,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B.大洋洲因人口负增长,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C.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非洲因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垦殖指数上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