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农作物熟制:是指一定时间内,作物正常生长收获的次数:如一年内,作物正常生长,只收获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依此类推。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农作物熟制分布图。

(20分)农作物熟制:是指一定时间内,作物正常生长收获的次数:如一年内,作物正常生长,只收获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依此类推。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农作物熟制分布图。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分)农作物熟制:是指一定时间内,作物正常生长收获的次数:如一年内,作物正常生长,只收获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依此类推。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农作物熟制分布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A地区农作物一年三熟的原因。(6分)
重庆市涪陵区是闻名遐迩的“榨菜之乡”。而宜昌在19世纪末就成为中国第一个涪陵榨菜销售市场,至今仍是主要集散市场。
(2)概括宜昌形成榨菜集散市场的条件。(6分)
(3)从自然条件分析B、C两地暴雨诱发的灾害及成因。(8分)
答案
(20分)
(1)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地处盆地内部,热量不易散失;
北部高达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冬季气温较高。
(答三点,6分)
(2)靠近榨菜产地,
水陆交通便利,
历史悠久(其他若合理也可得分:政策)
(答三点,6分)
(3)B地:洪涝(2分)                    原因:地势低平(2分)
C地:滑坡、泥石流、山洪(2分)      原因:山高谷深(2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该地农作物一年三熟的原因是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地处盆地内部,热量不易散失;北部高达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冬季气温较高。
(2)本题考查商业网点形成的条件。宜昌靠近榨菜产地,水陆交通便利,历史悠久。容易形成榨菜集散市场。
(3)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关联性。根据图示:B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暴雨容易引发洪涝灾害;C区域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地势崎岖,暴雨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举一反三
美国中部平原地区成为大规模商品谷物产区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先进的科技B.便利的交通条件
C.地广人稀D.高度发达的工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冬季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         ,说明其原因。(6分)

(2)与a地气候类型相符的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图的代号是        ,并简述其成因。(6分)

(3)该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简述影响该地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6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7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小题1:甲河被该地区誉为“母亲河”,它 (  )
A.属于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B.由半湿润地区流入半干旱地区
C.在山麓冲积扇处地下水补给河流D.河流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小题2: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  )
A.土壤
B.地形
C.水源
D.热量
小题3:图8中①点表示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
A.②B.③C.④D.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
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12~14题。
小题1: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有
A.冬小麦和高粱 B.春小麦和玉米  
C.菜籽和甜菜 D.水稻和花生
小题2: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除黑土流失之外还有的是
A.黑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
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期末学分认定考前测验
小题3: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 提高肥力的办法是
A.冲刷变薄B.气候干旱
C.生物活动微弱D.秸秆还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  比较甲、乙两区域中的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4分)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2)A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林业生产地区,试分析该地区林业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2分)
(3)甲区域与乙区域相比,发展农业的明显优势是 (   )(单选)(2分)
A.土壤肥沃     B.水源充足    C.机械化程度高    D.作物熟制高
(4)试分析影响乙区域种植业发展的自然区位条件。(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