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以“基塘”特色闻名于世,历史上一直是我国的水果种植、淡水养鱼、蚕桑、蔗糖和商品粮的生产基地。近十几年来,随着开放改革的深入发展,“基塘”

过去,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以“基塘”特色闻名于世,历史上一直是我国的水果种植、淡水养鱼、蚕桑、蔗糖和商品粮的生产基地。近十几年来,随着开放改革的深入发展,“基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过去,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以“基塘”特色闻名于世,历史上一直是我国的水果种植、淡水养鱼、蚕桑、蔗糖和商品粮的生产基地。近十几年来,随着开放改革的深入发展,“基塘”的生产规模和面积大幅减少,并逐步向经营蔬菜、花卉、瓜果等作物的商品农业发展。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甚至出现大片出售、出租土地等现象。运用农业区位原理分析上述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历史上,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2)近十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发生了什么深刻变化?
答案
(l)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气候高温多雨,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2)随着农村城镇化发展,农业生产逐步转向为城镇提供农副产品,所以向蔬菜等商品农业发展。农业土地价格也随着城镇化速度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使生产转向产值高的部门发展;经济发展也导致劳动力价格大幅提高,劳动力大量从事非农产业,土地也大量转变为非农业用地,因而土地出现商品化现象。
解析
本题通过珠江三角洲的发展,考查了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变化。城市化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包括农村劳动力大量从事非农产业,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化和土地商品化发展。
举一反三
玉米是世界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从北纬580到南纬350~400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从栽培的面积看,玉米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三位,而总产量却占第一位。
(1)在所有粮食作物中,玉米的发展是最快的,试解释其原因。
(2)与水稻种植业相比,两者生长的自然条件有何不同?
(3)美国的玉米生产主要分布在           ,这里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4)日本是美国玉米的主要进口国,原因是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1)一(3)题。

小题1: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小题2: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农作物是
A.小麦B.水稻
C.棉花D.青稞
小题3: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灌溉条件较差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D.土壤盐碱化严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红红火火蓬蓬勃勃,棉花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在全国稳稳当当坐上了第一把金交椅,工业西红柿占居亚洲老大位置,葡萄、枸杞、红枣、哈密瓜、香梨等优势特色林果驰名中外,新疆的地产牛羊、牛奶、羊绒、皮革及珍禽也是声名远播,被中外游客青睐。然而在这形势一片大好的背后,依然隐藏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据此回答1-2题。
小题1: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生态问题是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②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小题2:“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该地区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是
①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 ②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③水源充足,黑土肥沃
④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每年的6月25日是我国的全国土地日,2008年全国土地日年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2009年的是“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连续两年都与耕地红线紧密相关。国土资源部表示,为了保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地方政府必须采取一切措施集约、节约用地。目前,我国耕地只有18.27亿亩,人均仅有1.39亩,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耕地保护形势非常严峻。分析下表,回答4一6题。
小题1:我国建设占用耕地较大的两种土地利用类型是
①大型工程②城市化⑧交通道路④水利工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生态退耕较多的省区是
A.广东B.江苏C.辽宁D.内蒙古
小题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六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大面积围垦沿海湿地②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禁止建设用地③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④提倡农村住房公寓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据此回答8—9题。

小题1:导致图示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因素是
A.农业机械的发展
B.新作物的引进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灌溉技术的提高
小题2:当农业土地利用变迁到Ⅲ阶段时,甲、乙两地区农业生产出现的共同现象最可能是
A.劳动力短缺B.自然灾害频繁C.农业投入不足D.农产品生产过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