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6为影响农作物生产因素示意图,正确的是(    )图5-6A.①花生②水稻③蔬菜④冬小麦B.①甘蔗②棉花③花卉④甜菜C.①油菜②花卉③水果④棉花D.①棉花

图5-6为影响农作物生产因素示意图,正确的是(    )图5-6A.①花生②水稻③蔬菜④冬小麦B.①甘蔗②棉花③花卉④甜菜C.①油菜②花卉③水果④棉花D.①棉花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图5-6为影响农作物生产因素示意图,正确的是(    )

图5-6
A.①花生②水稻③蔬菜④冬小麦
B.①甘蔗②棉花③花卉④甜菜
C.①油菜②花卉③水果④棉花
D.①棉花②桑树③亚麻④冬小麦

答案
B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农作物生产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甘蔗的生产需要热量充足;棉花生长需要光照充足;市场对花卉生产的影响较大;甜菜耐盐碱。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举一反三
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1996年为2.2元/公斤,2001年为1.6元/公斤,降幅近30%。阅读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图表资料,回答: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
产地
含油量
运输费用(元)
生产成本(元/kg)
生产方式
国产大豆
17%
0.18
1.60
粗放式
进口大豆
19%
0.16
1.28
集约式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看,这里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                                   
(2)作为商品粮基地,东北平原与其他商品粮基地比较,其突出的优势是            
(3)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生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4)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                                                          
(5)由于价格下跌,产品滞销,豆农的生产积极性大受打击,纷纷减产或转产,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萎缩之势。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使东北的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国家地理》根据富饶的程度、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评出我国10大“新天府”,苏北平原名列其中.下列叙述中,属于入选条件的有
①灌溉与泄洪工程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 ②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③海平面上升有利于开采利用地下水  ④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力⑤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①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为我国东部某地,该地区最大海拔高度为268米,读图回答。

小题1:该地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小题2:简要概括图示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小题3:简述图示地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小题4:根据图示相关信息,说明图中西部地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1-3题。

小题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小题2: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小题3: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香港农业系统变化图(图5-58),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

图5-58
A.农业用地面积减少是因为建筑用地和弃耕地不断增加
B.由于人们食物结构的变化带来果园和杂粮、园艺农业、鱼塘的增加
C.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园艺业、养殖业的高利润是变化的主要原因
D.弃耕地的增加使得农村人口迁往城市而造成农业劳力短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