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呼伦贝尔和通辽等城市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呼伦贝尔市位于呼伦贝尔高原上,高原上的呼伦贝尔草原水草丰盈,生态环境优美,是众多中

近年来,呼伦贝尔和通辽等城市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呼伦贝尔市位于呼伦贝尔高原上,高原上的呼伦贝尔草原水草丰盈,生态环境优美,是众多中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近年来,呼伦贝尔和通辽等城市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呼伦贝尔市位于呼伦贝尔高原上,高原上的呼伦贝尔草原水草丰盈,生态环境优美,是众多中国乳业企业优质奶源基地,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图甲是呼伦贝尔大草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乙是内蒙古部分地区含煤地层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图丙是2009~2013年内蒙古、山西和全国煤炭产量统计图

(1)从A到B沿线主要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有三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林地、______________。分析B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图中内蒙古地区的煤炭产量比山西省的煤炭产量______________ ,在全国、内蒙古、山西三者中,煤炭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3)呼伦贝尔市正在打造“绿色能源”之都,开发的能源类型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_,请解释其中一种能源的成因(任选其一)。(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呼伦贝尔和通辽两城市在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中,应采取哪些措施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草地;耕地;(2分)①地势低平②夏季高温,降水丰沛(雨热同期)③耕地面积广大(3分)
(2)大   内蒙古(2分)
(3)风能 太阳能(2分)
风能的原因:①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起伏小;②多草原,无高大植被阻挡。(2分);
太阳能的原因: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少,太阳辐射量大。 (2分)
(4)生态:①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改进传统工艺,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防止环境污染;②合理开采煤矿,防止过度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经济:③深加工煤炭产品,延长煤炭产业链,防止产业结构单一;
社会:④完善道路、住房、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防止配套设施不完善。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每点1分,共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从A与B之间是大兴安岭,以西为内蒙古高原,为草地,以东是平原,为耕地,大兴安岭区为林地;从气候条件分析,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丰沛(雨热同期);从地形分析,该地属于平原,地势低平,面积广阔,利于耕作;从土壤分析,有机质含量高,肥力高。
(2)对比图中两省区的产量值,内蒙古地区的煤炭产量比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大;从折线图的变化趋势分析,内蒙古煤炭产量增长速度最快。
(3)“绿色能源”指清洁能源,内蒙古临近冬季风源地,地势起伏小,风力大;多草原,无高大植被阻挡,多大风,所以可开发风能;因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少,太阳辐射强,所以可开发太阳能。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是经济、生态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所以从经济分析,深加工煤炭产品,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防止产业结构单一,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从生态分析,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改进传统工艺,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可以减少废弃物排放,防止环境污染;合理开采煤矿,防止过度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提高生态效益;从社会分析,完善道路、住房、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防止配套设施不完善,而引发社会问题,提高社会效益。 
举一反三
(13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8月12日8时至14时,嫩江上游尼尔基水库(位置见下图)库区空降暴雨,受此影响,尼尔基水库12日14时入库洪峰流量迭9.440立方米每秒,为起过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尼尔基水库本次共控制下泄流量5500立方米每秒,削减洪峰42%。

(1)据图指出甲-乙沿线主要农业土地类型的分布差异,并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6分)
(2)试分析此次嫩江流域出现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以及尼尔基水库的作用。(3分)
(3)请你为减轻嫩江流域洪涝荧害提出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2分)阅读图文资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区域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经济日报报道:“2011年以来从东北三省累计调运千万吨粮食运往全国各地,确保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城市用粮调拨,同时向自然灾害多发的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数次运输救灾粮,还向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昔日的“鱼米之乡"、“天府之国"而今日的“缺粮大省"送粮。
材料二  2004年以来,国家不断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大对种粮农民的支持力度,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提高粮食产量与机械动力、灌溉面积、化肥用量关系最密切,也受风调雨顺的影响。下图示意我国1 995  201 3年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以及发生自然灾害频次的数据统计。

(1)简述图中所示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特点及l999年以来粮食波动的主要原因。(6分)
(2)苏、浙、粤、闽等省,曾经是传统商品粮产区,是哪些区位因素的变化引起其农业生产的变化?(4分)
(3)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等方面分析,形成“北粮南运"局面所带来的问题与对策。(1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图,做下列各题。

小题1: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份大量输出商品粮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光热充足                                 ②水源较丰富,土壤很肥沃
③本地粮食消费量相对较少                             ④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小题2:江浙地区曾号称“鱼米之乡”,今天浙江省却成为粮食调入大省,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山区较多,土地贫瘠,单产很低B.自然灾害频发,影响粮食生产
C.经济发展迅速,粮食播种面积下降D.制造乙醇汽油,消耗大量粮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超级稻是利用杂交优势和野生水稻的增产基因培育的高产水稻。2011年9月18日,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项目获得成功,试验田的平均亩产达到926.6 kg。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上现象说明,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生物资源的多样性B.国家的政策和措施C.市场需求D.农业技术
小题2:杂交水稻在我国更容易获得成功的自然原因是(    )
A.平原广阔,科技发达B.地形、气候复杂多样
C.种植历史悠久,土壤肥沃D.人口众多,水稻需求量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    )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