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是A.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种植园农业B

下面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是A.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种植园农业B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面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是
A.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种植园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
C.乳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小题2:图中M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市场需求量大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C.交通便捷D.气候温和湿润,草原面积广大
小题3:图中②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A.三江平原B.内蒙古和新疆C.成都平原 D.珠江三角洲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难度较大,解答此题关键是能够将区域与农业区位分析结合起来,对空间定位、区域特征(气候类型、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判断。
小题1: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欧洲中纬度内陆地区,大部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水热条件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由此可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其实还可根据图例中已知的农业地域类型,结合图示区域热量的南北差异和水分的东西差异可对四种农业地域分布作出判断:由东向西降水减少,因此混合农业(②)、商品谷物农业(③)、大牧场放牧业(④)的排列是合理的,图中游牧业的分布也是重要的参照信息。①地处西风带,离海较近,海洋性比较明显,且纬度高,热量不足,发展乳畜业。
小题2:M地周围的“非农业用地”可能为经济发达的城市,城市的乳畜产品需求是该地形成乳畜业的主导因素。
小题3:我国珠三角的基塘农业属于混合农业;三江平原、新疆为商品谷物农业,成都平原为水稻种植业,内蒙古为牧业。
举一反三
1951年—1990年台湾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种植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读表1回答下列问题。
 
1951
1956
1961
1966
1971
1976
1981
1986
1990
稻米
52.25
50.75
48.51
46.77
46.51
48.96
47.72
41.95
39.33
甘薯
15.4
14.91
14.62
13.97
13.92
7.71
3.9
1.7
--
甘蔗
3.95
5.49
5.8
6
5.59
6.84
7.44
5.09
5.71
水果
2.11
1.8
1.95
6.36
7.26
7.64
9.93
13.82
19.29
蔬菜
5.23
5.30
5.61
6.69
9.06
11.95
15.84
18.92
16.3
表1中国台湾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之变动(1951-1990年)  单位:%
小题1:影响表中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条件改善B.市场需求变化
C.劳动力素质提高D.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小题2:对台湾1951年至1990年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变化的分析,可借助于
A.数字地球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2000-2010年我国某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以及2004年、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读图回答下列问題。

小题1:2000-2010年,该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风调雨顺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优良品种的培育 ⑤政策扶持
A.④⑤ B.②④C.②④⑤ D.③④⑤
小题2:与2004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善B.市场需求的扩大
C.土壤肥力的提高D.机械化的普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地农业生产联系图,该农业生产模式有利于:

①实现农业良性循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②种植业养殖业并举,促进农产品多样化
③改善农田施肥结构,保持提高土壤肥力  
④解决生产生活能源,显著提高粮食产量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四个地区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关于四个农业类型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
A.甲主要生产水稻,只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B.乙主要生产小麦和玉米,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
C.丙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饲养牛羊,机械化水平很低
D.丁主要生产鲜奶及乳产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地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生产成本也大幅度提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珠江三角洲的生产成本已经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因此,珠江三角洲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必然选择。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初步确立了珠江三角洲在华南经济圈的中心地位。加之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境质量开始好转。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尤其是产业的广泛升级,当地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在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产业群。这对于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二:我国珠江三角洲某一国营农场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示意图 

(1)据材料一分析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对移入地的影响。(10分)
(2)据材料二分析珠三角农业类型的转化及其主要区位因素。(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