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有了长足发展。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l:汽车工业和食品工业的成本与规模的关系示意图材料2:美国某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分布图(l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有了长足发展。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l:汽车工业和食品工业的成本与规模的关系示意图材料2:美国某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分布图(l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有了长足发展。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l:汽车工业和食品工业的成本与规模的关系示意图

材料2:美国某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分布图

(l)材料1的图中,最有可能表示汽车工业的曲线是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我国汽车企业有100多家,但总产量不及某跨国公司一家的年产量,结合材料l指出我国汽车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该采取的措施。(6分)
(3)下表为甲汽车制造厂所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汽车业之间的关系。
 
汽车业
其他
GDP
85%
15%
就业人日
80%
20%

 
该表所示关系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我国汽车消费量猛增,可能会带来哪些问题?(3分)
答案
(1)A汽车生产成本高于食品生产
(2)存在的问题:企业数量多,但规模较小,规模效益小,生产成本高。措施:进行兼并,并扩大生产规模;加强协作。(3)该地区支柱产业是汽车工业;汽车工业就业人口多(4)加剧城市交通的压力;加大了环境的污染;加剧石油资源的供需矛盾;修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该设施占地多。
解析
本题考查了汽车工业的特点、区位因素、我国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及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问题。第(1)题,从图中提取信息可知B的平均成本低于A,所以A为成本高的汽车工业。第(2)题,提取材料信息“100多家汽车企业的总产量不及某跨国公司一年的产量”,即可解答。第(3)题,读表可知甲城市就业人口中汽车工人占80%,工业总产值中汽车业占85%,所以该城市的支柱产业是汽车工业,汽车工业就业人口数最多。第(4)题,汽车消费量的剧增,必然会带来环境污染、城市交通、用地压力及能源消耗量大增等问题。
举一反三
读世界两工业区简图,回答问题。

(l)简述甲、乙两工业区区位条件的主要差异。
(2)钢铁等相关产业在两工业区都有明显的集聚特点,简述该特点的有利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5-9-3,回答:  

(1)普拉托工业小区的企业规模以     为主。
(2)普拉托工业小区的企业以     为生产的主要内容。
(3)普拉托工业小区各企业之间通过建立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    网络,各企业在        的基础上,实现了     生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鲁尔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煤炭储量丰富 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 ③离铁矿区较近 ④最早开始工业革命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H区是著名的         工业区。
小题2: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该区的煤炭工业趋于衰落,原因之一是       逐渐代替煤炭,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
小题3:20世纪70年代,该区的钢铁工业也开始衰落,原因之一是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当时,该区钢铁产品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
A.印度B.中国C.韩国D.日本
小题4:20世纪60年代以后,该地的将炼铁高炉建在荷兰沿海港口,其主要目的是便于进口     ,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减少对该区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鲁尔区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经过一个世纪的繁荣后,于20世纪50年代走向衰落,又经过近三十年的整治,重新焕发生机。据此回答:
小题1:关于鲁尔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B.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C.土壤肥沃,黑土遍布D.地热资源丰富
小题2: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基础是
A.丰富的劳动力资源B.优越的地理位置
C.丰富的煤炭资源D.丰富的石油资源
小题3:20世纪50年代以来煤炭作为能源,其需求量呈减少趋势的原因是
①石油和天然气的大规模利用 ②世界炼钢技术提高,耗煤量减少
③炼钢的耗煤量逐年增加 ④煤炭资源逐渐枯竭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4:德国鲁尔区改造的措施有
①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 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③煤炭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 ④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A.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